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海外看两会:罗伯特·库恩谈习近平全面治国理政(1)

2016-03-12 16:10:11   央视    参与评论()人

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熊猫观察原创]中国在走一条什么路?大家都在寻求答案。现在,我们有了一个了解的新途径。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应该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都不陌生,这是他的核心政治理念。但大多数外国人都不愿研究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政治理念,认为这些不过是空洞口号而已。但恰恰如此才使得他们错失了正确理解 中国现实的良机。中国各级政府官员正在非常严肃地贯彻“四个全面”。我这不是凭空臆想,而是眼见为实、耳听为实。通过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走近中国》栏 目,我有机会通过公开的访谈节目和私下的交流对话对此进行切身且深入的了解。

首先,中国全力在国内外宣介习式领导方式和治理风格,以及他高屋建瓴、运筹帷幄的思想体系。为什么 “谈治国理政”?为什么提“四个全面”?这二者之间有何关联?

我们从这本前所未有的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开始谈起。这本书展现了他的政治哲学,标志着他迅速成为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并且充分展示了他的思维方 式。全书500页,通过九种语言发行,书中收录了习近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和治国方略所做的讲话、谈话、演讲、批示等。这本书可视作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路线图。此书向世人昭告了他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是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任期内出版此类书籍的第一位中国领导人。

 

  通常说来,一本书讲故事的叙述模式都是从头讲到尾。这本书没按这套路走。这是一本“现在进行时”式的书籍,呈现的仅为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当选为 总书记以来至2014年6月13日这一段时间内他的重要著作。耐人寻味的是:自2014年10月这本书正式发行后,习近平旋即推出“四个全面” —— 他认为能助其将“中国梦”由宏伟愿景变为美好现实最关键的四个环节。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他强调改善民生、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党风建设。这四个方面后来演变为“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而言之,“四个全面”就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四个全面”中的每一“全面”都有其语言特色和实质内 容。“全面小康”是目标;“深化改革”是手段;“依法治国”是原则;“从严治党”是行动或要务。另外,每一项“全面”都能寻求到政策渊源,且都是由历任领 导人倡议或得到他们支持的:“全面小康社会”于2002年首次提出(14年);“改革”于1978年提出(38年);“法治”最早于1997年提出(19 年);“党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始于1921年建党之初。

那么,习近平将这四方面结合起来是出于什么考虑?有哪些结构性的共性?又有哪些组合性创新?

在我看来,“四个全面”通过高度语言概况和两个务实目标来体现习近平当下的治国理政政治哲学。从语言概况层面来讲:一、将四项政策融合为一个理念;二、用 “全面”一个词统领每一项。合四为一则表明这四项是根本基础,是强劲动力,一旦这四个全面得以实现,中国梦的实现也将水到渠成。“全面”包含了两层内涵: 一、在“新时期”的“新常态”下,每一个“全面”都面临重大挑战,因此,都需要扩大外延;二、习近平向中国民众做出庄严承诺: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 路上,只有团结一致、背水一战,别无二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