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引风除霾!北京将构建5条一级通风廊道(图)(1)

2016-02-20 04:50:02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北京将构建5条一级通风廊道

新京报讯 北京将构建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未来形成通风廊道网络系统。划入通风廊道的区域严控建设规模,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生态红线区占70%以上

昨日,在“习总书记视察北京讲话两周年来北京市新举措新成果”发布会上,市规委副主任王飞介绍,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加强对城乡建设的管控约束,建立全域空间管控体系,开展了生态红线和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工作,将市域空间划分为生态红线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

其中,将维系北京生态安全底线、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区、森林、河流湖泊、基本农田等现状生态资源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重点公益林等法定保护空间划入生态红线区,初步划定生态红线区面积约占市域面积的70%以上。

对生态红线区将严格管控,加强生态保育和建设,推动建设美丽乡村,确保生态红线区面积只增不减、生态功能不断提升。生态红线区内现状建设用地要严格管理,进行评估后分类制定差异化措施。

他还介绍,城市增长边界是城市发展刚性约束红线,城市增长边界内的集中建设区是未来城市主要的建设空间。结合市域环境容量以及功能疏解、减量发展的目标,将中心城、新城、镇中心区、独立城镇组团、重点功能区的集中建设区划入城市增长边界,初步划定集中建设区面积约占市域面积的16%。

通风廊道严控建设规模

王飞介绍,两年来,北京开展了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绿道等系统研究。

他介绍,未来将利用通风潜力较大地带,完善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系统,以提升建成区整体空气流通性。

具体而言,将形成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未来形成通风廊道网络系统。划入通风廊道的区域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并在有条件情况下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至2020年,北京将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市级绿道系统,形成中心城区绿道网的骨架,绿道主线长度达350公里。包括历史文化精华绿道、城市公园绿道等4类市级绿道。

城市风道作用几何?

早在2014年就有报道指出,北京正研究6条主要的通风廊道,以增强通风潜力、缓解热岛效应。相关研究建议,对主通风廊道区域严格规划控制,包括控制建设高度和密度等,同时打通障碍点。

当时的研究指出,北京城市热岛加剧,热岛效应进一步加剧地区空气污染。北京市环科院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城市风道,包括哪些地区是北京主导风向的通道、通道应如何维持等。北京正在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或有专门章节阐述城市通道相关内容。 近年来,上海、杭州、武汉、南京、株洲、贵阳、绍兴、福州等多个城市也纷纷传出类似声音,将进行城市风道规划,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手段之一。 昨日,王飞介绍,通风廊道的作用,主要是为减少城市对风的阻挡,达到促进城区内外热交换和污染物扩散的作用,从而缓解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城市通风廊道又叫做城市风道,在静稳无风、大气扩散条件差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易堆积。因此,把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将霾等污染物吹走成为备选除霾方式之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