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追问医疗供给侧:哀莫大于老无所“医”(1)

2016-01-29 05:01:00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哀莫大于老无所“医” (不吐不快·追问医疗供给侧③)

《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29日19 版)

老年医学发展严重滞后,综合医院的老年科边缘化状况明显,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有病乱投医”

老无所“医”的窘境,反映了我国医疗行业的深层次矛盾。医院提供的医疗产品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善始善终,关乎每一个人的尊严。家庭的力量是有限的,制度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最近,一位网友讲述了家里老人临终前的就医经历:姥姥两个月前食欲减退,吃不下东西,家人四处联系医院,均被告知老年科没床位。一天夜里,姥姥突然出现低血压休克症状,被送往医院急诊抢救室,3天后去世。此前,家人最大愿望是给老人找个安静的地方,让她有尊严地离去,而不是在一个左右都是男人、插尿管也没处遮挡的走廊里度过最后时光,可惜终未能如愿。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婴儿和老人,是生命最脆弱的两端。当人老了,疾病缠身,最大的需求就是获得良好的医疗照护和临终关怀。然而,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大多数医院都没有开设老年科,即便有老年科的医院也是一床难求,专门的临终关怀医院更是稀缺。由于临终关怀缺位,很多老人无法选择有尊严的死亡,只能在临终前被送往医院急诊抢救,浑身插满管子,在没有亲人陪伴的陌生环境中离开人世。善终,这个普通的愿望,竟然也成了奢望。老无所“医”,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许多老人患有慢性病,近4000万人失能或部分失能。预测显示,从20152035年的20年时间里,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增加1倍,达到20%。获得有质量的临终关怀,几乎是所有老年人的刚性需求。

既然百姓有所呼,为何医院无所应?原因就在于,我国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是自负盈亏,政府拨款占总支出的比例不足10%。也就是说,尽管公立医院是非营利性医院,但必须考虑如何赚钱生存,否则很难维持收支平衡。因此,很多医院的科室设置并非根据病人需求,而是根据收治病人所获得的效益。能赚钱的科室抢着上,不赚钱的科室不愿上;能做手术的病人抢着收,不能做手术的病人往外推。一般来说,老年病人治疗趋于保守,不会使用高值耗材,用药追求简化,基本上属于只占床位、没有收益的“烂病人”,因而常常被医院以各种理由拒之门外。另外,老年患者大多具有多病共存的特点,现有的专科诊疗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要。由于老年医学发展严重滞后,综合医院的老年科边缘化状况明显,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有病乱投医”的情况,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报告显示,在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死亡质量指数”的调查排名中,英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排在第七十一名。所谓死亡质量指数,是指一个国家能够给即将去世的患者提供姑息治疗的质量,即患者离世前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停留在“治病”层面,没有上升到改善病人生命质量的层面。而在发达国家,医院对老年病人的管理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疾病治疗、功能康复、社会照料。医院除了治病,还要帮助病人恢复吃饭、走路等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安排社工给予生活照料。对于疾病终末期的病人,医院主要提供镇痛、麻醉、护理等服务,其目的是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帮助病人有尊严地离世,而不是拖延毫无质量的生命。如果病人已经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医生会根据专业知识和伦理原则,为病人作出符合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在很多国家,临终关怀服务从医院一直延伸到社区和家庭。老人都是在家中从容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而不是在医院病房或者抢救室里惊恐而痛苦地离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