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大红门疏解升级:年内关停14家市场(1)

2015-11-24 03:24:41  京华时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大红门疏解升级年内关停14家市场

大红门,北京最具标志性的服装时尚地标。过去30余年间,这个距离天安门仅5公里的地方,从“浙江村”起步,经历了从地摊销售到大棚经济再到现代化商厦的跨越。而如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推进,大红门正经历着新的变化。

今年,方仕国际鞋城和鑫海宏都鞋城正式关停,大红门周边45家市场疏解升级进入快速轨道。据大红门疏解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红门161万平方米市场已经关停30万平方米,疏解商户5049户,预计2017年大红门地区将完成45家市场的疏解,届时将保留10家左右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其余将关停转型。

  □疏解升级

  批发市场变身时尚生态圈

大红门商圈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纺织服装商圈,每天从早晨天不亮开始,这里就开始了一天的熙熙攘攘,客流、车流、物流让这里成为北京最繁华的商圈,也成为了最拥堵的商圈。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业态面临疏解,大红门服装及相关产业批发市场被列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区域。

非首都核心功能调整疏解将给北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大红门?

位于南四环大红门桥西南角的方仕国际窗帘城就是第一批据此进行升级改造的市场。

走进方仕窗帘城,店铺里一堆堆布料凌乱摆放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布料样板和吊卡。为配合不同的窗帘风格,大部分门店还设计和搭配了墙纸、家具和饰品,形成了不同的居室陈列,让消费者如同走进了一个个家居生活场景。

“您在这儿选好布料款式后我们可以上门测量,进行二次设计,然后定制安装。我们按需从厂家发货给客户,既减少了货物库存成本,又能保证常年新品发布,这种私人定制、服务到终端的渠道模式,已经成为我们为了经营的趋势。”一位商户正热情地向客人介绍。

从卖“布”到卖布“艺”,将原有的批发业态调整为窗帘展示、设计和提供整体软装解决方案,如今的方仕国际窗帘城已完成了一次华丽蜕变,从原有的批量供货方式转型为按需零剪、服务到终端的渠道服务模式,目前已完成改造面积3.3万平米。

在大红门地区,类似方仕窗帘城这样完成升级改造的市场已有8家,疏解商户840多户,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疏解从业人员约3300人。

记者从大红门疏解办了解到,未来大红门地区将由主要服务华北、东北、西北的“三北”地区转向满足本地市民需求转变,由单一服装纺织品批发集散地向以服装时尚文化为特色的功能区转变,重点发展高端生活服务业、时尚创意产业、高端商务和配套商务服务业,打造成一个全新的首都市民生活服务业创新示范区,一个全新的时尚生态圈。

  □异地承接 千余家北京商户落户白沟

去年5月,丰台区商务委代表与保定白沟新城管委会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此启动了大红门服装批发商圈疏解的第一步。

去年9月,李慧芳作为大红门地区较早的搬迁商户,到了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城。李慧芳是地道的北京人,从事服装批发生意近30年,她曾经历过新老动批的变迁,这次又从大红门搬到了白沟。在她看来,市场都是养起来的,搬到哪她都不怕。

90年代初期,李慧芳在动物园老天乐市场做批发生意,由于占地改造,老天乐市场拆迁了。她很快搬到木樨园的大红门商贸城三期早市,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早上10点结束生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