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云南15头亚洲象北迁追踪:野象“迷途”可知返?(2)

40余天时间里,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受到影响。象群在峨山县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统计中。

专家指出,象群如继续往北进入人口密集的玉溪市红塔区、昆明市晋宁区等地,村庄和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网密集,人员管控困难,亚洲象肇事伤人将难以控制。同时,因为适宜的食物资源越来越匮乏,象群频繁入户寻找食物,人象潜在冲突隐患激增。

一路“象”北为哪般?

“陆地巨无霸”亚洲象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临沧3个州市,是亚洲现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也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工程师”。

经过30多年的拯救和保护,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3头发展到目前的约300头。

“监测显示,这群象基本是朝一个北偏东的方向行进,对大象的‘导航定位’机制还缺乏科学解释,因此一路往北走的原因尚未完全研究清楚。”陈明勇推测,有可能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迷路的状况。“也许它搞错路线,仍认为自己走的方向是对的。”

栖息地承载力下降也是重要原因。云南省亚洲象分布区的11个自然保护区中,10个属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类型。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森林郁闭度大幅度提高,亚洲象的可食植物反而减少,不少象群逐步活动到保护区外取食,频繁进入农田地和村寨,增加了与人类的接触。据统计,有三分之二的亚洲象已走出了保护区生活,增加了管理和保护的难度。

此外,亚洲象种群扩大后习性发生转变。监测显示,随着亚洲象种群数量增长,其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常年活动于村寨、农田周围,并根据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成熟时节,往返于森林和农田,主要取食农户种植的水稻、玉米等作物,在食物匮乏时节,还会取食农户存储的食盐、玉米等,出现“伴人”活动觅食现象。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