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袁隆平团队绘就杂交海水稻研究路线图)
4日,记者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将携团队,全面开展耐盐碱杂交水稻(海水稻)试种。目前,“技术路线图”已获形成。
据报道,全球现有6%以上陆地面积受盐碱危害。可耕地中,19.5%的水田和2.1%的旱地已受盐碱危害。在东南亚国家,每年有上百万公顷的适宜水稻种植土地,因盐碱化而弃种。我国有15%的水田受不同程度盐害影响。随气候变化、海平面提升、排灌系统不合理,及富含有害盐分的底层岩石等因素,全球盐渍化土地面积仍将不断扩大。
“启动海水稻研究和盐碱地稻作技术推广,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确保‘中国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的战略目标,具重要意义。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2亿亩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条件。将杂交海水稻研究作为我们未来杂交水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不仅可提高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也能解决越南、孟加拉等国海水入侵造成稻谷失收的问题。”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16年,袁隆平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的首届国际海水稻学术论坛上,宣布启动海水稻研究。截至目前,团队采用常规技术结合分子育种,获得了一批产量较高、抗性较好的耐盐新组合。2017年利用培育出的耐盐碱杂交稻组合,在不同盐碱度的土壤、不同生态区进行了栽培试验。如,2017年,在山东即墨市试种了120亩“湘两优900”,土壤盐碱度在0.6%左右,验收亩产量达396公斤。在青岛杂交海水稻小面积试种,初步测产每亩620公斤,显示出了杂交海水稻在海水稻研究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