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陆军最强信息化合成旅军改后首次亮相(图)

2017-07-11 09:52:57    解放军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第76集团军某旅新质作战能力建设驶入快车道——只争朝夕,铁甲劲旅插上信息化翅膀

嘉峪关外,一场罕见的大雨突降戈壁滩。第76集团军某旅合成一营士官长闻俊驾驶某新型坦克,疾驰在狂风暴雨中,车载雷达搜索、火控系统锁定……随着炮手按下发射键,炮弹呼啸而出,目标靶瞬间被摧毁。

该旅组织集火射击训练。鲁胜才摄

该旅组织集火射击训练。鲁胜才摄

“过去凭借炮手的经验射击,如今从捕捉目标、计算射击诸元到毁伤效能评估全由计算机完成,信息化让部队作战效能大大提升。”营长鱼关荣望着不远处的嘉峪关感慨地说。

该旅前身是新四军游击支队,战争年代先后涌现出多个英雄集体。几年前,这个旅改编组建,2013年成为全军重点建设的信息化部队,此后经历几次改制换装,部队战斗力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顶着机械化的脑袋,掌握不了信息化的装备,更打不了信息化的战争。”该旅领导介绍说,为适应新的使命任务和新质战斗力建设需要,他们号召全旅官兵尽快进行理念更新和素质升级,及时制订《信息化部队建设三年规划》,按照请进来讲、送出去学的思路,先后邀请8名专家教授和35名技术人员来部队现场教学,旅党委狠抓官兵能力建设,选送48批1000余人次赴院校和相关部队见学,为部队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没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换不来部队战斗力的涅槃重生。”旅党委会上,政委王龙宏的话掷地有声。

新装备首次野外驻训,时任旅长朱永黎带领3个驾驶员,4个半月机动数万公里,更换了4条轮胎,摸清了新装备“脾性”;为打通信息链路,尽快实现互联互通,原副旅长鲜国强打起背囊吃住在车场3个月,体重减了10公斤,提前半年解决了通指难题……

随着各种信息化装备陆续列装和官兵信息化素养的提升,部队指挥模式、组训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凭借无人机侦察、雷达侦察、热像侦察等多种侦察手段,战场实时感知能力大幅提升;装配新型信息系统的武器装备实现了一键发射、百发百中;通过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指挥员在指挥车内对装备部署情况和运动情况一目了然,指挥员指令可以直达单车单兵。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