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6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的机场世界领先——但为何老是延误? 去过中国的外国人最有可能对该国的现代化机场、高速铁路、地铁和高速公路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来自美国的游客,因为其国内的基础设施日渐破旧。中国的机场更令人惊叹。比如北京国际机场的3号航站楼,这座庞大的玻璃和钢铁建筑被誉为世界最大的机场航站楼。所有这些硬件令中国人自豪、外国人羡慕,但在管理和服务等软件方面却存在落差。在这方面,中国还有不少要学的,甚至从基础设施已然破旧的美国那里取经。
就拿中国的机场来说吧。它们或许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但其管理和服务落后。国际上的调查显示,从准点率方面讲,美国机场和航空公司总是排在前20位,而排名垫底的10位多属中国的航空公司和机场。
航班起飞时间一拖就是几小时,却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乘客与航空公司和机场工作人员之间的争执正变得日趋激烈。据官方消息,去年内地约1/4的航班延误。最严重的延误常出现在最繁忙的航线,如香港、广州和深圳至东部沿海的上海和北京的航线,那里有中国最现代化的机场和最大的航空公司。北京与广州或深圳之间的航班不超过3小时,推迟两三个小时已是司空见惯。
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据中国民航称,航班延误的最大原因是天气。天气占到2016年航班延误的56%,高于2015年的29.5%。因天气导致延误是可以理解的,但它似乎已成为管理和服务差的一个方便借口。在3号航站楼,连小雪或小雨都能引起长时间的延误,这不禁令人纳闷东京羽田机场2016年(连续第二年)是如何做到准点表现高居全球之首,以及新加坡的樟宜机场排名为何总是在北京前面。要知道,东京的雪多得多,新加坡的雨也是多得多。
更糟的是,航空公司和机场人员如今更喜欢用航空管制来搪塞沮丧不满的乘客,因为大家都不懂这个系统是怎么运行的(不过中国民航局称去年航空管制原因造成航班延误不到10%)。面对机场晚点的问题,政府似乎正加大力度新建机场来分担航线压力,但有专家指出,更加细致的管理和服务或许能更高效地解决延误问题。(王祥伟[音],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