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局】与台湾“断交”,巴拿马绝不是最后一个
107年后,巴拿马终于与台湾分道扬镳。
当地时间6月12日,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在国家电视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上,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马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面对这一新的关系,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应询时表示,中巴建交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8个字,点出了此次建交的精髓。
大势
很多人看到建交,先想到的是敲打对岸,其实也不止是如此。毕竟,巴拿马这个国家,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将近3年前,巴拿马运河通航100周年。彼时岛叔到中国银行巴拿马分行采访,一街之隔的对面就是台湾驻巴拿马“大使馆”。当时的中国银行分行正张罗着搬家,办公室里有点乱。不过,与可能马上也要搬家的“台湾大使馆”不同,中行是要搬去新门店。那几年,激增的业务量,已经让这个1985年就在此设立的机构繁忙不已——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会在30多年前,就在一个非建交国家设银行?
答案是:因为“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
作为国际交通要道,巴拿马运河承载了全球5%的贸易货运量,每年有超过14000艘船穿行这里。往来于中国和美国东海岸及墨西哥湾的货轮,必经此地。通过巴拿马运河,上海到纽约的航海里程,可以由替代航线的27000公里缩减至18500公里,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时间和成本。
用中远一位同志的话说,“你在纽约超市里看到的‘中国制造’,几乎都是通过巴拿马运河过去的”。
在运河拓宽之前,每年3亿吨的货运通过量中,来往中美的货物占到近30%。美国、中国分别成为巴拿马运河的前两大用户,而密集通过运河的中美班轮航线,则成为两国贸易的见证。
巴拿马运河
选择
货物意味着丰厚的收入。一艘巴拿马型集装箱船,通过运河一次,需要缴纳37万美元的通行费用;早在2年前,中远一家公司,一年就得交一亿美元的通行费。
同时,在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众多中国商户和中国商品,也支撑起科隆这个西半球最大的自由港。该区内交易的商品超过70%来自中国,货物不但满足了巴拿马的需要,更分销至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古巴,牙买加等多个国家。
然而,巴拿马运河并非一家独大。而且,未拓宽之前的巴拿马运河只能通行载箱量在5000TEU以内的货轮,载箱量在此之上的货船,往往要另觅他处,这就大大削减了巴拿马运河的竞争力。国际航运格局的变化,也让巴拿马政府充满了危机感:燃油成本上涨,航运公司更倾向于用大船降低成本。2007年时,亚洲至美东海岸服务航线90%通过巴拿马运河;但现在,选择巴拿马和选择苏伊士的航线数目,几乎是1:1。
为了提高货船通过量,巴拿马运河拓宽工程于2016年6月26日竣工。当天,中远海运集团货轮幸运抽到第一艘,成为当天唯一一艘通过新建水闸的船舶。
巴拿马运河新船闸开通,中远海运巴拿马轮成为第一艘、也是当天唯一一艘通过新建船闸的新巴拿马型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