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四川蒙顶山现斯巴达勇士驾麒麟图 10年仍不得解(图)(2)

2017-05-01 10:41:5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通过谢强提供的位置信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卫星地图找到了人形图案所在地。通过软件标注的信息发现,这一图案位于北纬30度6分附近,横跨雅安名山区和雨城区,整体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分布。人形图案中,鼻子、眼睛、手等身体部位清晰可辨,在人物形象西南方向,一头麒麟栩栩如生。“最让我吃惊的是,人物头部的褶皱,像极了斯巴达勇士戴的帽子。”后当地的文人雅士则为这一图案取名“仙客神麟”。

通过软件测距,谢强发现,这一奇景图像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面积约40平方公里。体量之大,世间罕见。

②2017年4月27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后盐村,从高处俯瞰人形图案的头部,可以看见是由一些沟壑形成的。专家认为正是这种冲沟在视觉上构成了“斯巴达勇士”的发髻。

②2017年4月27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后盐村,从高处俯瞰人形图案的头部,可以看见是由一些沟壑形成的。专家认为正是这种冲沟在视觉上构成了“斯巴达勇士”的发髻。

当地村民指点

山脊神秘武士图现出真容

4月27日,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一场夜雨过后,青山如黛,重峦叠嶂。一条溪水从村头流过,良好的自然环境,让这里成为名山区饮用水水源地。按照谢强提供的位置信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人像图案的头部所在区域。

结束多日阴雨天气,70岁的王朝震正在房前晾晒衣物。关于神秘人像图案,当地村民早有所闻。“电视上都放了很多次,专家也来调查过,但是至今我们也不晓得具体成因是什么。”在王朝震的带领下,记者穿越山林来到一处山脊。由于树木茂密,只有这里能够一窥周围全貌。顺着王朝震手指方向望去,山峦起伏,10多小山包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我们管这个地形叫十八罗汉拜观音。”王朝震所说的“十八罗汉”,是他家面前十八个呈弧线分布的小山包。山包之间,是一条条沟壑。由于地势所限,人像图案部分在地面无法观测到,王朝震所指的山包虽然不是图案的组成部分,但地质结构上是相似的。

王朝震的说法也得到了谢强的证实。发现人形图案后,谢强和四川省地质矿产开发局高级工程师刘民生曾到现场探访。谢强一行经过数小时的攀登,在蒙顶山密林中,透过树木缝隙,居高临下,人形图案的局部尽收眼底。“我们当时差不多距离图案头部有4公里远,由于位置不高,只能看见一条条沟壑,位置就在后盐村。20多条沟壑就像是武士卷曲的头发。”在后盐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通过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果然发现了人形图案的头发部分。画面中,一片茶园背后,20多条沟壑犹如手指依次呈弧线排列,凸起部分,树木郁郁葱葱,凹陷部分,依稀可以看到雨水冲刷的痕迹。

发现者说

谜题依旧在也是稀缺旅游资源

蒙顶山人形图案成因之谜似乎已经揭开,但对谢强来说仍然希望听到其他声音。“科学可以解释图像的成因,但图案如此栩栩如生,又是什么力量让看起来没什么联系的因素凑巧碰到了一起,难道真的是巧合?”事隔10年,他依然对这一图案充满兴趣。按照谢强的设想,蒙顶山的茶叶、碧峰峡的熊猫,还有巨型人像图案,都是当地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在后盐村,王朝震4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乐已经建好,他的农家乐就在蒙顶山神秘图案之中。“千百年来,这个图案一直在这里,我们也不晓得它是怎么形成的。”但比探究成因更迫切的是,王朝震希望,这个“仙客神麟”图案能给他的农家乐带来更多生意。

相关链接

邛崃山上长个“犇”字

四川邛崃市天台山镇马坪村一块约5平方公里的山脊上,三块由植物组成的巨型神秘图案被当地居民发现,该图案既像一个巨大的“犇”字,又像手拉手的人。经过调查发现,这是30多年前,当地林场职工为了实验新树种在当地的适应性,种植鹅掌楸进行隔断。30多年后,无心栽种的鹅掌楸枝繁叶茂,遂形成这一奇景。(本报2015年7月22日曾做报道)

成因猜测

这个硕大的图案是怎么形成的,是人工开凿还是自然形成?包括谢强在内的专家有几种猜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