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朝边境的中国老百姓:核试验?大家习以为常了(2)

2017-04-28 08:53:00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从长白到临江市的200多公里是鸭绿江最曲折的一段,当地很多村镇以“数字+道沟”来命名。据古籍记载,鸭绿江上游自双岔口至临江共有24道沟,都源于长白山的小河溪。与记者随行的司机小张是当地人,他说,这段江面窄,是最容易偷渡的地方,“黑灯瞎火的,蹚过水往山里一钻,鬼都找不到”。

地形复杂,沿途中国的边防检查也很严。鸭绿江上游300多公里的路程,记者遇到至少4个检查站。司机小张说,感觉近期的检查比以往频繁,“或许因为局势变紧张了吧”。

不过,沿途村庄的百姓并不担心半岛生乱。“打不起来”——这是记者听得最多的他们对局势的预判。在与朝鲜一市三郡隔江相望的集安市,一名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当地风情,对于时局则表示:“说实话,我们当地人真没觉出多紧张。”

最能透出不寻常气氛的也许是中朝陆路口岸在25日关闭,记者在长白口岸和集安口岸向当地业者询问闭关原因,得到一致答复:“朝鲜建军节”。

在朝鲜“建军节”当天,走进火热的旅行社

“昨天下午回来时,(长白口岸的)朝鲜边防竟然睡着了!”25日朝鲜“建军节”当天,60多岁的马奎刚边沏茶边跟《环球时报》记者说笑:“万一真的核爆,我就回不来了!”马奎刚被称作当地“最早跟朝鲜做生意的老板”,上世纪80年代就做中朝边贸。他的抱怨并非因为担心核爆,而是在意自己的木材生意,这是眼下为数不多能做的贸易。

马奎刚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朝鲜出厂房和原木料,中方出技术、设备和资金,生产建筑木材销往内地。他告诉记者,他做过矿产贸易,“但2016年金矿贸易就不让做了,第二年铅锌矿也不让做了。国家不让做啥咱就不做。”在他看来,朝鲜老百姓对“是否开放”没有概念,但当地政府认为有利的事,政策会积极灵活,所以这种合作一般都是朝方找上门来。

与长白不同,在鸭绿江的另一端,丹东口岸的繁忙让人意外。26日晚7时,从朝鲜一侧回国的中国大货车依然在排队入关,挂着朝鲜车牌的大卡车则在口岸办公室门口等着装货出关。为附近小商店做边贸的刘师傅说,由于中朝友谊桥只能单向过车,每天早晨,朝鲜车先来,中国车再出关,晚上等中国车全数回来,朝鲜车才能回。这种顺序每个月轮换一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