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名计生干部的12年“失独”调查
“他们承受着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与我的工作有关。”
失去独生子女是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他们很难跟其他老人交流,更受不了别人的子女隔三差五来看望自己的父母。
4月12日,韩生学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失独者”的聚会。他注视着那些父母,想努力记住他们苍老的脸。
但他发现,“他们似乎都长得一样,同样的表情、同样的眼神,甚至连说话都是同样的腔调”。
“失独者”正在聚会
在过去的12年间,韩生学走访了100多个“失独者”,他一直尝试勾勒出这些“失独者”的完整肖像。直到4月15日,他的26万字报告文学,“全景式反映‘失独’问题”的《中国失独家庭调查》由群众出版社正式出版。
和作品一起进入公众视野的,还有他的身份:湖南省怀化市计生委副调研员,一名称职的副处级干部——在25年的计生工作中,他打赢过几十场“计生攻坚战役”,数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书柜里的荣誉证书足足有半米高。
也正因为这处境微妙的身份,有人赞扬他是“积极的反思者”,也有人公开呛他是“体制内的叛变者”。而对他来说,计生干部的身份是责任,也是负担,创作这部作品只是“在目睹众多惨剧后,不得不做的事”。
“对整个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尘埃,而对我而言,你却是整个世界。”
和往常一样,在北京签售会后的那天晚上,韩生学又点开了手机里的“失独”群。
看着群里那些名叫“唯一”“挚爱”“宝贝”“心碎”“坚持”的父母相互慰藉,他试图插上一句安慰的话,但他的手指悬在离屏幕只有几厘米的位置,却“沉重地抬不起任何一根”。
这个50多岁的中年男人低头盯着手机,穿着一件黑色翻领夹克,肤色暗沉,眼宽鼻阔,看起来和普通的基层干部没什么两样。
“和他们接触时要少提问多倾听。”在连续12年的走访中,这是韩生学领悟到的第一条法则。
即使走出了创伤初期避世、厌世的阴霾,但一些外界的刺激仍会触碰“失独者”还未愈合的伤口,给他们带来“阵痛”。
韩生学正在做的,就是记录他们。
“走在大街上,觉得每个年轻人都像自己的孩子,街坊邻居在谈论孩子,电视上也都是关于孩子的连续剧,就连广告都是与孩子相关的。”一个“失独”母亲曾如此向韩生学讲述自己的无奈。
几乎所有的“失独者”都经历过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网络一度成为他们寄托感情的出口。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没有人过问他们的过往,一些“同命人”还可以聚集在一起,互相取暖。
韩生学正在采访
韩生学接触过的“失独者”中,不论是身体还算健朗的中年人,还是手指颤抖的老人,几乎都学会了打字、上网。
一位失去独子的母亲,在得到儿子的QQ号后才找到了生活的微光。这位从来没有碰过电脑的老人自己摸索着学会了上网,每天天还没亮,她就爬起来打开电脑,输入密码,等待屏幕右下角自己和儿子的QQ头像亮起——这几乎成了她每天进入另一个世界前的固定仪式。
“儿子,妈来了。”母亲说。
“妈妈,我想死你了!”她用儿子的QQ回话。
每天,这位母亲至少要花20个小时跟“儿子”聊天,只有“儿子”和“母亲”的QQ头像依靠在一起时,她才会觉得母子俩重新“团圆”。
“哥们儿,我快结婚了,可惜你不能到现场随份子,你多不够意思。”一个朋友在儿子的空间留言说。
看到这句话,这位母亲不知道第几次失声痛哭。她用儿子的口气回复朋友:“放心,祝福准到。”
婚礼那天,她在门口把礼金塞到儿子朋友的手里,哭着转身离开。
除了用QQ和“儿子”沟通外,在韩生学采访过的“失独”家庭中,超过九成的父母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留住”他们的孩子。
武汉的一位“失独”父亲是一名政府官员,白天他总是穿着整洁的西服,打着一丝不苟的领带,拼命地工作。晚上回到家,脱去那身西服,他会整夜地坐在地板上,抱着儿子的骨灰盒,嘴里不住地重复:“孩子,让爸爸抱抱你。”就这样,他已经在地板上躺过了8个酷暑和寒冬。
“孩子突然走了,在他们眼里,与孩子有关联的一切东西,都是鲜活的生命,能呼吸,会说话。”韩生学感叹。
同样在武汉,一个妈妈失去自己的女儿后,除了偶尔出门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一天24小时都把自己锁在女儿那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她保留了女儿房间里的一切布置,甚至珍藏着女儿的头发和乳牙。每天她都要抚摸屋里的每一件物品,女儿用过的桌椅、毛毯、衣服、书笔和玩具……
韩生学接触过的很多“失独”父母,用给孩子写信的方式寄托无处安放的伤痛。一位母亲在给死去儿子的信中写道:我心爱的儿子,对整个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尘埃,而对于我而言,你却是我的整个世界。
为了完成这份报告,他去过10多个省市,采访了100多位父母
为了这部调查报告,韩生学去过10多个省市,采访了100多位“失独”父母,直到“完全融入了他们的圈子”。可放在25年前,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跟独生子女家庭联系在一起。
1992年,韩生学正式成为怀化市溆浦县计生委的一名科员。那时“县里几乎只有经济建设和计划生育两项工作”,调到这个举足轻重的部门,他颇感自豪。
初到计生委的韩生学像是有用不完的干劲儿,每周有一半时间待在乡下宣传指导工作,“有种改造国家,造福社会的使命感”。
想起自己因为兄弟多而辍学,又目睹身边的亲戚朋友因为子女多,贫穷得吃不上饭,最终被困在大山,韩生学坚信“传统的生育观念害人不浅,必须纠正”。
上世纪90年代初,县计生委的主要工作是每年4次的“计划生育突击行动”。每到这个时候,县里就会成立“总指挥部”,县委书记亲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实行全军事化管理。
韩生学负责到各个乡镇检查“流产指标”和“结扎指标”的执行情况,碰到工作做得差的乡镇,这个会写诗的“文学青年”也会忍不住指着镇计生专干的鼻子破口大骂。
后来,韩生学发现基层干部的抱怨越来越多,“村妇联主任的庄稼刚种下,一夜之间被人砍光,鸡鸭也被人全部偷走”。
最严重的一次,一个村干部的独生子被人报复杀害,而凶手的妻子曾经被这名村干部拉去强制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