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首次完成大熊猫野外引种试验 整个过程90秒

2017-04-21 15:43:01  央视网    参与评论()人

央视网消息:截至目前,我国圈养的大熊猫数量共有471只。但多年以来,圈养大熊猫的生儿育女往往都是通过人工干预完成的。

3月27号,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位于四川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从参与野外引种试验的圈养雌性大熊猫“草草”身上,顺利取回安装在其项圈上的录音笔。通过近一个月的反复分辨,判断“草草”在3月23号成功与野生雄性大熊猫完成了自然交配,交配时长持续1分30秒。

此次圈养大熊猫与野生大熊猫实现自然交配,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大熊猫首次野外引种试验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也是我国大熊猫繁育科研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介绍说,随着我国大熊猫人工种群的不断壮大,现在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增加人工种群的活力和遗传多样性。只有通过我们人工繁殖的大熊猫,通过野化培训后再放到野外去,跟野生大熊猫交配,希望它能把新的血缘带回到人工圈养种群当中来。(央视记者周伟)

延伸阅读:中国首只放归野外雌性大熊猫被拍到

最近,在四川凉山冕宁县的冶勒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记录到一组大熊猫的画面。经专家辨认,这正是三年多前被放归的圈养大熊猫“张想”。“张想”是全球首只放归野外的雌性大熊猫,今年已经5岁半,这是红外相机首次记录到“张想”放归后的影像。

画面中,大熊猫张想显得十分警惕,它用嗅闻的方式,仔细辨别是否有同类留下的气味儿。这组画面拍摄于今年2月26日下午,从3点19分抓拍到第一张照片,一直到最后一段视频,大熊猫一共逗留了4分钟左右。除了对红外相机感兴趣,大熊猫还在另一棵树旁仔细嗅闻。

画面中,大熊猫张想显得十分警惕,它用嗅闻的方式,仔细辨别是否有同类留下的气味儿。这组画面拍摄于今年2月26日下午,从3点19分抓拍到第一张照片,一直到最后一段视频,大熊猫一共逗留了4分钟左右。除了对红外相机感兴趣,大熊猫还在另一棵树旁仔细嗅闻。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大熊猫分布的三大要素 水、竹子和树,你看针叶林下面有竹子,而且竹子密度又不是很大,那是很典型的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 “张想”能选择在这个地方出现,说明我们“张想”完全适应野外的生态环境。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大熊猫分布的三大要素水、竹子和树,你看针叶林下面有竹子,而且竹子密度又不是很大,那是很典型的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张想”能选择在这个地方出现,说明我们“张想”完全适应野外的生态环境。

“张想”是一只雌性大熊猫,2011年8月20日出生。“张想”的妈妈“张卡”来自邛崃山系,是一只野生大熊猫。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通过母兽带仔的方式,让“张想”从妈妈那里学到独立生存的本领。经过两年的野化培训,2013年11月6日,“张想”被放归到四川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成为了全球首只放归野外的雌性大熊猫。

“张想”是一只雌性大熊猫,2011年8月20日出生。“张想”的妈妈“张卡”来自邛崃山系,是一只野生大熊猫。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通过母兽带仔的方式,让“张想”从妈妈那里学到独立生存的本领。经过两年的野化培训,2013年11月6日,“张想”被放归到四川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成为了全球首只放归野外的雌性大熊猫。

大熊猫“张想”的放归地是在四川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的拍摄地是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这种跨越保护区活动的行为,专家认为科研意义十分重大。2013年放归后,科研人员一直通过无线电信号和颈圈数据分析大熊猫“张想”的行踪。2016年1月,曾发现“张想”的痕迹,但仍在放归地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内。栗子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的小相岭山系,以108国道为界,东西两边的野生大熊猫分别属于公益海局域种群和石灰窑局域种群。“张想”放归时位于公益海局域种群范围内。

大熊猫“张想”的放归地是在四川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的拍摄地是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这种跨越保护区活动的行为,专家认为科研意义十分重大。2013年放归后,科研人员一直通过无线电信号和颈圈数据分析大熊猫“张想”的行踪。2016年1月,曾发现“张想”的痕迹,但仍在放归地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内。栗子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的小相岭山系,以108国道为界,东西两边的野生大熊猫分别属于公益海局域种群和石灰窑局域种群。“张想”放归时位于公益海局域种群范围内。

2016年4月,“张想”开始移动到相邻的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这里属于石灰窑局域种群。也就是说大熊猫“张想”完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局域种群间的迁徙。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副站长古晓东:这是第一只从一个局域种群移动到了另外一个局域种群(的野化放归大熊猫),应该说是放归的一个突破。

2016年4月,“张想”开始移动到相邻的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这里属于石灰窑局域种群。也就是说大熊猫“张想”完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局域种群间的迁徙。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副站长古晓东:这是第一只从一个局域种群移动到了另外一个局域种群(的野化放归大熊猫),应该说是放归的一个突破。

科研人员介绍,“张想”也是第一只被发现跨保护区活动的放归大熊猫。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这次我们“张想”能迁移那么远,和野生大熊猫没有区别,这个迁徙过去也表明我们的放归“母兽带仔”培训放归这个方法非常正确。

科研人员介绍,“张想”也是第一只被发现跨保护区活动的放归大熊猫。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这次我们“张想”能迁移那么远,和野生大熊猫没有区别,这个迁徙过去也表明我们的放归“母兽带仔”培训放归这个方法非常正确。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