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财政部回应辽宁财政数据造假:直面问题值得肯定

2017-01-22 07:53:27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本报北京1月21日电(记者李丽辉)近日,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2014年期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就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问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辽宁省能够公开对外确认财政数据造假,直面问题不遮丑、不护短,值得肯定。财政部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坚决防范和制止财政数据造假。

辽宁省省长陈求发

辽宁省省长陈求发

这位负责人透露,经调查,辽宁省有关市县虚增财政收入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通过虚构应税事项和纳税依据,虚增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税收收入。如2012年,某县将原县委和县政府机关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划拨给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再由该公司对外转让,转让行为未实际发生,却对此征收土地增值税等5671万元。

二是通过虚假拆迁或转让土地、使用财政资金缴纳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虚增非税收入。如2012年,某县重复转让4家粮库土地,虚增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965万元。

三是违反国家规定对企业税收实施先征后返。如2011—2013年,某县对33户企业以先征后返的方式返还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2224万元。

四是有的市县还通过违规编造、随意调整财政月报的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近年来,财政部高度重视地方财政收入质量问题,综合施策防止地方财政数据造假。”这位负责人介绍,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明确规定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弱化对政府收入预算的考核。强调要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严禁采取虚收、空转等方式违规增加收入。建立健全“自动补偿”机制。以均衡性转移支付为例,如果地方虚增财政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标准收支缺口自动缩小,中央财政对其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也将相应减小。同时,把收入质量纳入考核范围并赋予较大权重,激励地方做实财政收入,提高收入质量。

针对个别地方存在的财政数据造假行为,财政部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包括辽宁省在内的地方财政收入运行情况,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强化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地方做实各级财政收入。加大问责力度,依法依规对弄虚作假的地区和人员进行问责。

相关阅读 财政部:辽宁财政数据造假方式有4种 误导中央决策

1月20日,财政部网站发布《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问题答记者问》,其中提到,辽宁省此前搞假数字、带水分的财政收入,严重违反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及预算法的规定,影响了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误导了中央决策,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同时也影响到中央对辽宁省的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了市县政府可用财力和民生保障能力。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辽宁省能够公开对外确认财政数据造假,直面问题,不遮丑,不护短,既是对自身的反省和鞭策,也可以对其他地区起到警示作用,值得肯定。财政部对此高度重视,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严防财政数据造假。

以下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问题答记者问》:

问:近日,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2014年期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党中央、国务院一贯要求严肃财经纪律,确保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预算法》也明确规定,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辽宁省此前搞假数字、带水分的财政收入,严重违反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及预算法的规定,影响了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误导了中央决策,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同时也影响到中央对辽宁省的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了市县政府可用财力和民生保障能力。此次辽宁省能够公开对外确认财政数据造假,直面问题,不遮丑,不护短,既是对自身的反省和鞭策,也可以对其他地区起到警示作用,值得肯定。财政部对此高度重视,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严防财政数据造假。

问:辽宁省有关市县财政数据造假有哪些方式?

答:经调查,辽宁省有关市县虚增财政收入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虚构应税事项和纳税依据,虚增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税收收入。如2012年,某县将原县委和县政府机关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划拨给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再由该公司对外转让,转让行为未实际发生,却对此征收土地增值税等5671万元。二是通过虚假拆迁或转让土地、使用财政资金缴纳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虚增非税收入。如2012年,某县重复转让4家粮库土地,虚增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965万元。三是违反国家规定对企业税收实施先征后返。如2011-2013年,某县对33户企业以先征后返的方式返还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2224万元。四是有的市县还通过违规编造、随意调整财政月报的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问:近年来,财政部在防止地方财政数据造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近年来,财政部高度重视地方财政收入质量问题,综合施策防止地方财政数据造假。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建章立制加以规范。在《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科学预测,弱化对政府收入预算的考核,为依法征收确保收入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在布置编制地方预算的通知中,也强调要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严禁采取虚收、空转等方式违规增加收入。二是建立健全“自动补偿”机制。以均衡性转移支付为例,如果地方虚增财政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标准收支缺口自动缩小,中央财政对其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也将相应减小。三是进行正向激励。出台《财政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暂行办法》,把收入质量纳入考核范围并赋予较大权重,激励地方做实财政收入,提高收入质量。四是加强日常监管。把财政收入质量作为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监管的重点内容之一,就地就近实施监管,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方财政收入造假行为。

问:针对个别地方存在的财政数据造假行为,财政部下一步还将采取什么措施?

答:在已采取以上措施的基础上,下一步,财政部还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督导辽宁省各级财政部门落实好各项整改措施,并形成长效机制。密切关注包括辽宁省在内的地方财政收入运行情况,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二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强化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地方做实各级财政收入。三是继续将财政收入质量监管作为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的日常监管重点,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四是加大问责力度。督促地方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依法依规对弄虚作假的地区和人员进行问责,坚决防范和制止财政数据造假。

辽宁首次确认经济数据造假有县份财政收入增加1倍

1月17日,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在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

这是辽宁省首次公开确认经济数据造假。据人民日报报道,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涉及虚增约占同期财政收入的近20%,虚增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虚增比例高达23%。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过去辽宁财政收入数据造假,不仅影响了干部队伍作风,也影响了地方的发展。对此,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由于前几年数据的虚高,挤水分后,现在的同比数据就会降下来,辽宁的发展会更加务实。

有县份财政收入审计缩水一半

早在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次对辽宁进行巡视后便指出,辽宁经济数据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应中央巡视组要求,辽宁启动了整改。

时隔两年后,2016年8月,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再次重申经济数据造假。《辽宁省委关于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的通报》中直接点明:“由于辽宁的政治生态已遭到严重破坏,有些问题积弊较深,彻底扭转仍需时日。”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审计署指出的问题:前些年辽宁省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虚增金额和比例从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他经济数据也存在不实问题。

中纪委监察部、国家审计署曾披露,2013年辽宁省岫岩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超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

此外,人民日报援引当地经济研究专家的说法介绍,一些县区过去经济数据至少有20%~30%的水分。沈阳周边一个县,2013年统计的财政收入是24亿元,审计署审计后“修改为”不到11亿元。

梁启东说,因为财政上报的多,上缴的就多,国家给予的转移支付也就减少。“但实际上辽宁的财政并没有那么好,是自己吹出来的。”

一位研究辽宁省经济的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过去的经济工作方式也存在问题。“一直往下面分派,指定指标,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层层加码,下级补上级,一级补一级,层层加水。这种压力层层传导,这种机制体制下,不看科学发展,就看数据。”

对于这种忽悠成风,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忽悠”文化,新一届辽宁省委深恶痛绝。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强调,“绝不能让忽悠成为文化,要让忽悠没有市场,让忽悠者没有前途!”

坦承去年未完成固投等目标

统计数据的造假也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伤害。

去年上半年,辽宁经济增速垫底,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负增长省份,为-1.3%。

梁启东直言,一段时期的这种断崖式下滑,很难用经济模型来解释。除了经济自身确实困难外,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之前的经济数据不真实,存在大范围造假。

挤压水分后,2015年辽宁财政收入增幅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

对此,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解释,“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数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对于辽宁2016年的经济运行状况,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额等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

陈求发指出,这里固然有“三期叠加”的影响和主观努力不够等因素,但主要原因是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思路一度背离中央的决策部署,背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含有水分。

梁启东表示,前几年数据虚高,挤水分后,现在的同比数据就会降下来。“总体上讲,前些年辽宁发展没那么好,这几年也没那么糟。”梁启东认为,再过几个月,等同比数据实打实的时候,辽宁的经济数据也可以回复稳定,现在辽宁是在逐渐筑底的过程中。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