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王拥军教授:抓住上帝留给我们的最后一扇窗(1)

2017-01-10 07:31:14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2017年1月9日上午,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教授领衔的「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凝聚团队15年心血的工作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HR-NICE)的新分类,被美国同行比喻为吹响了神经科医生的「集结号」,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这个特殊的人群。

是怎样的工作赢得如此赞誉,这些工作为脑血管病这一威胁全球生命的第一杀手带来了怎样的变革?带着这些问题,丁香园采访了王拥军教授。

图1王拥军教授接受丁香园采访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理念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

王拥军教授介绍,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成人致残的首位病因。为了响应国家降低脑血管疾病疾病负担这一重大需求和「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防治战略,项目组历时15年完成了此项攻关。启动研究的初衷是,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支出有限,必须找到脑血管病防治的适宜干预人群,才能真正落实国家战略。

王拥军教授告诉丁香园,既往研究多集中于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但这类患者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可减轻急性期复发或致残。而症状相对轻微、临床却易复发或进展的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却被大大忽视了。而这个人群恰恰是通过有效干预可能完全恢复健康的。锁定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甄选出HR-NICE人群作为脑血管病防治的最佳窗口人群,可望真正落实关口前移战略、实现脑血管病防控目标。

明确思想后,项目组在这个相对空白的领域开始了辛勤探索。他们首先进行了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以明确非致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的基本情况。

项目组惊讶地发现,这类患者之众远远高于想象,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病人数达2390万,尤令人惊讶的是,其中高达78%为高危不稳定状态,易复发或进展为致残性脑血管病,但这部分患者的知晓率仅3.1%,诊断率仅16.0%,规范治疗率仅4.1%,处于被医患双方都严重忽视的状态。

王拥军教授说,非致残缺血性脑血管病就是「上帝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扇窗」,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契机。流行病学调查揭示的严峻现实为项目组后续的干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那么,如何从庞大的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人群中准确识别可能复发或进展为致残性脑血管病的高危亚组,如何高效预测其复发风险?

项目组首先将12种能识别和预测脑血管病复发风险的模型在中国人群中进行了验证,发现ABCD2、ABCD2-I、ESRS、SPI-II等4种模型在中国患者中的预测效能较高,以ABCD2最佳。进而,项目组创新性地基于分子标志物和影像标志物建立了两套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预测与危险分层评估的临床模型。

他们发现,血清sCD40L、hs-CRP、Lp-PLA2水平具有较好的预测复发或进展风险的能力;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短期复发风险是不伴狭窄患者的2.3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项目组建立了一整套非致残性脑血管病高危复发风险评估体系,根据不同的标志物组合,可适用于不同级别的医院。

此时,项目组首次提出了「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人群进行评价和干预,获得国际认可,同时通过香山科学会议「香山宣言」将这一理念写入国家防控战略建议,提出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