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破解东北转型之困:“有机会不愁人不回来”(2)

2017-01-09 15:19:21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而现在,看到了小城“机遇”的年轻人们,对大城市显然已不那么迷信。“的确有很多人想去北京或者其他什么地方试试,但是我觉得但凡家里这边有点机会,大家还都是愿意回来的,条件允许的话,有谁不想回家呢?”宋日晟感慨到。

鸡蛋敲开“转型门”:优势产业不放弃再升级

正如很多毕业大学生所说,吸引人才“回流”东北的是“机会”,而能创造的机会的则是企业。

吉林省某制造企业内的工人在操作自动化设备

“你们在高铁上冲得蛋花汤,吃的泡面料包里黄色的‘蛋’可能就是我们的产品。”吉林某蛋品加工企业负责人杨涛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产品和生产线。“以前都是专注于做蛋加工,而现在我们更多研发自己的产品。”

“2000年前后,当时我们的失业率达到了20%,面临很大压力。”辽源市市委书记吴兰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精铝加工、蛋品深加工等五个特色优势产业占比达到20%。虽然辽源的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但一批占领产业链高端的骨干企业已经形成,这些民营企业有发展潜力,特色也很鲜明。

“补齐短板,不放弃优势”是辽源转型的一大鲜明特征。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深加工业一直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在转型过程中,辽源没有忽视原有支柱产业的“潜力”,选择在“深”上做文章。

杨涛告诉记者,在创业之初,由于东北经济发展遭遇困难,企业很不好做,适逢国家开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很多企业就借政策的“东风”开始了转型之路。

“可以说,我们有很多企业是最早开始转型的一批,起步早,虽然面临的困难多,但是机会同样也多。”现在杨涛在上海建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蛋白粉、速冲蛋花汤这些产品都是研发中心的成果。截至2015年底,他的蛋品加工企业年加工鲜蛋15万吨,已然成为蛋品深加工行业的“翘楚”。

“如果还只是以鸡蛋为原料做中端食品或者制作原料的话,三年前我们可能就不存在了。”谈到转型之路,杨涛不无感慨。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企业”

事实上,像杨涛的蛋品加工厂这样的民营企业在东北还有很多,对他们而言,东北地区经济在“严冬”内的转型的机遇远大于困难,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工人在进行设备装配调试

“一直都在说转型,我们是愿意的,但究竟怎么转刚开始我们有点懵。”田中君告诉记者,有些问题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解决不了的,只能找政府出面。

“无事不插手,好事不伸手,有事不撒手,难事不放手,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对此,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政府应遵循的几“手”,他认为一个地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好不好,除了要看企业自身,另一个就是要看当地的政府的决定和行动。

“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城市转型有重要意义。”

辽源市的做法是做“放管服”改革,设立驻厂办协调企业需求,同时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审批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这给我们一路开‘绿灯’,发展能不快吗?”很多企业负责人对改革赞誉有加,更多的民营企业正在辽源诞生。

吉林省某大型车体制造企业车间中工人在焊接车体

有什么样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就指出,要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东北地区重点培育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法制环境等,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东北现在碰到的问题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问题,现在的问题不是生存之痛,而转型调整带来的阵痛。”周建平告诉记者,当前东北地区困难不小,但亮点也不少,困难中也“孕育”着机遇。

“我对东北是有信心的。”周建平表示

(责任编辑:高宗影 CN060)
关键词:东北转型机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