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带领电视台致富的台长,咋就走向了腐败?
那天告诉朋友我去看《血战钢锯岭》了,她一听便说,“电影名字咋这么像一部‘手撕鬼子’片呢?”转念一想也对,只不过是美国人打鬼子嘛。影片进行完前半部分,我陷入了失望,男主明明就是个烦人精。后来证明我错了,我几乎是满含热泪看完的。出影院后,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为什么这么一部从头到尾宣传别人家的“主旋律价值观”的影片,一点不会让人感觉到枯燥乏味?仅仅是因为表现技巧高明么?我把这个疑问发到朋友圈后,曾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本提名的知名编剧冯元良,留言说“这个问题好”。怎么样,我的交际圈是不是很广。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前任台长周莉。
看来,关于影视作品该如何感动人和说服人,我们还需要对沿袭已久的话语方式进行深度的反思。但在这之前,也并不影响我们背靠广阔的市场赚钱,比如近几年地方卫视的崛起。据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一个节目的广告收益,就几乎相当于某省级卫视全台的收入。然而这档王牌节目的打造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前任台长周莉,却在退休四年后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
周莉的被查,有着些许神秘的氛围。首先她被带走的时间存在着11月24日和26日两种说法。其次,她被查的原因,一般倾向认为是经济问题,然而媒体的调查又显示她有着“谨慎”、“自律”的口碑。还有,多家媒体曝出她被查已经半个多月,但直到现在仍无官方消息,这似乎和反腐的惯常节奏不太一样。个中情由如何,一时难以妄加揣测。但联想到周莉曾经的手下纷纷被带走调查,此番她全身而退的可能性不大。
与江苏搭界的安徽,也属于地方卫视的领军战队。但不幸的是,安徽电视台原台长张苏洲比周莉被调查得还早,而地方卫视另一翘楚湖南,则有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罗毅落马。这三人有着特别相似的人生轨迹,他们个人能力都很强,周莉执掌江苏卫视十年,大胆推动各项改革,将其变为营收过百亿的一线大台,更留下《非诚勿扰》这样的品牌节目。张苏洲更被认为是“广电行业的革命者”,他确立的“以剧立台”的策略,使得安徽卫视异军突起。罗毅也是如此,她让湖南广播电台交通频道广告创收额跻身全国第八。
然而他们也有着共同的问题,当由他们推动的改革成功后,他们自己却成为改革成果的窃取者。张苏洲在悔过书里写到: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工作,拿一点,占一点,算不得什么大问题。这是一条特别古老,而又貌似理所当然的逻辑:没有我,哪有如今的成果,我多享受一些不也是应该的吗?大明第一改革家张居正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则,才留下了黄金万两,白银十万吧。史有殷鉴,深足为改革者戒!
周莉们的悲剧,还有着广电系统独特的体制背景。广播电视的经营权属于垄断性资源,尤其是上星的卫视频道,全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种政企不分、官商一体、垄断权力与海量利益相伴生的结构,几乎都是腐败丛生之地。比如,前几年电视剧产业的畸形发展,导致大量的电视剧积压待播,收视率高的卫视播出渠道,就成为一种抢手资源。这种特殊的体制漏洞,让腐败者一边把控着对播出渠道的垄断,一边以市场运作的名义,进行利益寻租。安徽卫视腐败窝案、以及周莉那些已被查处的原下属,几乎都涉及了电视剧采购环节的回扣问题。于是,我们便有看不完的烂剧。
此外,媒体在社会中常常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而恰恰是媒体本身,却失去了“媒体监督”这一外部监督力量。可以监督别人,自己却得不到监督。对此,中央纪委曾派驻纪检组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腐败的惯用手法,专门进行了探底调研。
由于特殊的管理体制,媒体,尤其是聚集万千关注的电视台,与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女主持人与“老虎”间的花边新闻,常常散发出《聊斋》的氛围。这些暧昧不明的纠葛,在伤害着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据说新媒体的出现,同样让广电系统遭遇了“断崖式下滑”的危机,改革已成为必然选择。也许广电系统真正需要的,不仅是节目创新,更是体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