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汪洋:中美如果不吵架,离分手就不远了(3)

2016-11-24 09:04:33    观察者网  参与评论()人

中美经贸关系越密切,分歧和摩擦也就越多。有时候你越在乎对方,可能就越容易吵架。如果不吵架了,那意味着对彼此失去了信心,离分手就不远了。其实工商界的朋友们对此可能体会更深,很多合作成果常常是吵出来的。积极面对分歧,有效化解分歧,正是中美经贸合作强劲的动力。现在双方已建立了众多管控分歧的机制。在经贸领域,不仅有商贸联委会、战略与经济对话等老机制,去年还建立了经济事务定期通话的新机制。我和普利兹克部长、弗罗曼大使。雅各布?卢财长都保持着热线联系,讨论的议题大到两国重要经济领域的体制机制,小到双方具体产品的贸易。坦率地说,沟通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增进了互信,管控了分歧,为更多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11月22日,正在美国华盛顿出席第27届中美商贸联委会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右)出席中美企业家圆桌会,就企业面临的新技术挑战、合规经营、兼并重组等议题与中美两国的企业家进行互动交流。美国商务部长普里茨克(中)和贸易代表弗罗曼参加会议。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经济增势良好,为两国工商界的合作创造了广泛的空间。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总额将达到8万亿美元,利用外资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达到7亿人次,这必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为了自己,帮助别人,这是中国营商文化的重要内容。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成长性市场,相信美国政府和企业也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实际上,中美工商界已经做出了选择。上个月美中贸委会发布的《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近3/4的受访美资企业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90%的企业在中国实现盈利,近一半的企业表示要扩大在华投资。今年前三季度,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增长21.3%,中国企业对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1.8倍,这些数据可能比任何政治家、经济学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解读更有说服力。一句话,中美经贸合作是市场行为,根本动力在民间、在工商界。如果中美经贸合作出现大问题,那不仅是对中美经济的破坏,更会增加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作为两个负责任的大国,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都很关心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和营商环境的变化。到底如何看待和评价?我想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开放。2012年中共召开十八大,2013年7月我们就决定接受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与美国开展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紧接着又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制度。2013版“负面清单”有190条特别管理措施,2015版清单减少至122条,下降了36%,在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最新负面清单出价中,中方在银行、证券、保险、电信、文化、互联网、汽车等美方关心的领域开放度都高于自贸试验区。相信这样的进展足以表明,中国愿意让市场越来越开放。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201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组建后,我们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的机构改革,许多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都取消了,而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保留了下来。三年多来,领导小组共召开12次会议,部署相关工作。有关部门累计组织开展150多次专项行动,共查办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案件100多万件,判决7万多人。去年9月,中国公安部、海关总署分别获得国际刑警组织颁发的“打击侵权假冒杰出贡献奖”、“国际知识产权犯罪调查合作奖”,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知识产权法院。2014年第一家知识产权法院就在北京挂牌成立,随后扩展至上海、广东等地。到今年10月底,三家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近3万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