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十八大后王岐山5次在《人民日报》发文 都说了啥(1)

2016-11-09 08:04:13  中安在线    参与评论()人

十八大以来王岐山5次在《人民日报》发文,谈了什么?

原标题:十八大以来,王岐山5次在《人民日报》发文,都谈了什么?

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第三版,王岐山发表了署名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承载起党在新时代的使命》。

文章指出,党的领导包含着管理和监督,离开了监督就谈不上管理。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纪委要把自己摆进去,监督执纪问责,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自王岐山担任中央纪委书记以来,这已经是其第5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那这5次署名文章都谈了什么?发表时间有何规律?

王岐山:不受监督的权力极其危险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第三版,王岐山发表了署名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承载起党在新时代的使命》。

十八大以来王岐山5次在《人民日报》发文,谈了什么?1

文章提到,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党组织赋予领导干部权力,既是信任、培养,更是考验。现在有的党组织对“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认识不深,只讲信任不讲考验,忽视在管理监督中培养。

信任就是考验。领导干部从接受权力那一刻起,就肩负着党的重托和沉甸甸的责任。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背负的信任越多,风险就越大、责任就越重,越要严格监督,考验其忠诚干净担当。

信任和监督、自律和他律辩证统一,没有监督的信任就等于放任。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是极其危险的,这是一条铁律。

要把“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这个理念,体现在选人用人、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上,把监督的螺栓拧紧,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牢,使领导干部心怀敬畏和戒惧,时刻感受到责任、考验和约束,确保手中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文章提到,党的领导包含着管理和监督,离开了监督就谈不上管理。党内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监督是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监督,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组织处理、纪律处分都是重要手段;狭义监督是纪委监督执纪问责。

管理和监督是领导的重要内容,没有管理监督,党的领导就会落空。管理监督不能大而化之,看住人盯住事必须多设“探头”,把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的工作见诸日常,唯此方能致远。

领导的重要职责是领出好班子、带出好队伍。既要把严把牢选人用人的政治关和廉洁关,又要强化管理,把纪律和规矩严起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党内监督条例把党委监督作为重点,规范党的工作部门的监督职责,体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纪委要把自己摆进去,监督执纪问责,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为何在此时发布署名文章?

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王岐山曾4次赴地方省份调研,其中3次是为《准则》和《条例》征求意见,并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广开言路。

记者注意到,王岐山除了赴地方多省为修订条例广泛征求意见外,还多次主持召开部分中央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及部分专家学者座谈会,就修订廉政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纳谏。

123全文  3下一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