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点火瞬间
(原标题:“长征五号”114次试车曾剧烈爆炸画面首次曝光)
2016年11月3日,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在“胖五”首飞成功的背后,现场所有人却经历了堪称中国航天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三个小时。
11月3日下午五点半,离预定的发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发射大厅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经紧急检验后,现场工作人员发现火箭一级助推器氧排气管道出现问题。经过判断不影响发射,系统决定将发射窗口推迟到晚上七点。然而现场情况一环扣一环,新的问题再次出现。央视记者在现场记录下了这一波三折的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时惊心动魄的现场。
10月28日长征五号垂直转运
114次试车发动机几秒钟被烧成废铁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航天人就开始酝酿和规划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2006年10月,国家正式启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工程研制。这些年,有艰难的攻关,有挫折和挑战,每一步都是中国航天迈向大火箭时代留下的印记。
在长征五号身上,新技术的比例超过了90%,有成千上万人参与其中。因为它的体格壮实,研制人员给了它一个爱称:“胖五”。在发射前一周,“胖五”通过垂直转运到达了它飞天的起点,参加任务的航天人陪伴着它完成了这次直立行走,他们说,感觉就像送自家的孩子去高考。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王维彬:很多人说,长五首飞能不能成功,关键就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表现。
从事航天工作近三十年,这还是54岁的王维彬第一次参加发射任务,这些年来,他只专注地干着一件事儿,那就是研制氢氧发动机。这次长征五号使用了四台氢氧发动机,这意味着他和同事们二十年的心血首次得到检验。
王维彬:确实还是有点担心,毕竟是首次研制,首次飞行。地面试验和将来飞行的环境,毕竟还是有差异的。
既满心期待,又有些许担心,是因为氢氧发动机使用液氢和液氧做燃料,性能高,无污染,但风险很大,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边试验边攻关。二十年来,王维彬团队先后试车114次,经历各种大大小小的失败,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2年底的一次试车。
王维彬:金属燃料在强氧化环境下,本身就是燃料,所以几秒钟就把发动机烧成了一堆废铁。发动机交付时间,火箭首飞时间,都已经确定了,所以压力巨大。
经过四个多月的技术攻关,王维彬他们终于找到了故障所在,把氢氧发动机的可靠性提高到0.9898,有了这颗强劲的“中国心”,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才能踏上新的征程。
连续高强度工作30小时几近失明
和王维彬一样,为了长五飞天这一刻,这里的许多人都倾注了自己最大的心血和最美好的年华。
在转运路的尽头,巨大的发射塔架张开双臂,等待着将长征五号火箭拥入怀中,现在负责塔架维护工作的周湘虎,就跟在陪伴火箭行走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