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民生保障不是“清谈馆” 办好实事方能得民心(1)

2016-10-03 09:28:56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2014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2014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历史真理。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G20杭州峰会唱响了中国“勇做世界经济的弄潮儿”的壮丽篇章。中国人民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济天下的情怀,向世界传递出“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国,也属于全世界”的强烈信号。在世界经济面临危机和挑战的关键时刻,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渴盼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决心与意志又一次点亮了团结共赢的前进之路。

“民生连民心,民心牵国运”。对中国来讲,民生问题是经济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人民福祉是最大的政绩。

“但愿苍生俱保暖”,民生工作“如除腹心之疾”,要一诺千金。

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多项举措涵盖了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领域,我国民生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构,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民生保障是社会进步的“磨刀石”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权要稳定长久,就必须推行顺乎民心的政策。

有目共睹的是,近年来,中国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各项保障事业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大批积累多年的突出民生问题已经或正在得到解决。

今年5月,贵州省排调镇排晒村村民李安彬13岁的儿子患上了“肾病综合症”,由于家庭本来就贫困,加上医疗费用昂贵,给他们一家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9月,帮扶干部杨再烨知道此事后主动联系李安彬,带领他到相关部门进行大病救助报销了部分医疗费用,住院总金额为76291元,救助后个人支付金额仅为8466元,救助比例80%,为李安彬家省了大笔的医疗费用。

李安彬的经历是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从每个人身上都能读出一个真实的民生状况,都能读出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和腾飞,但毋庸讳言,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考验。截至目前,我国仍有5000多万人口尚未完全脱贫,不少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生态等多个领域的民生诉求尚未完全获得满足。

消除贫困不是一句空话。从2011年到2015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272亿元增长到467.45亿元,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减少。2015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比2011年底减少6663万人,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