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习近平复兴中国》:中共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1)

2016-09-17 09:53:37  学习时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实现自我革新与提高——《习近平复兴中国》连载

中共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

2016年4月17日,里约热内卢,巴西众议院正就是否弹劾总统罗塞夫举行投票。在国会大厦外面,支持罗塞夫和反对罗塞夫的民众都在游行。尽管正如巴西政府发言人所言,游行示威是“民主的正常组成部分”,但是从这两支相互对抗的游行队伍身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不同政治力量之间恶斗的影子,以及这种恶斗所产生的消极影响。5月5日,应巴西总检察长的要求,巴西联邦最高法院要求下令暂时中止众议院议长库尼亚的职务,属于反对党的库尼亚被认为是对总统罗塞夫弹劾行动的主要发起人和推动人之一。5月9日,巴西众议院代议长瓦尔迪尔·马拉尼昂甫一上任,就签署命令,宣布废止已经在众议院通过的总统弹劾案,并从参议院收回。理由是弹劾案存在恶意动机,并受到某些党团诱导,因而不具备法律效力。随后,参议院议长雷南·卡列罗斯宣布,参议院将无视众议院代议长废止弹劾案的决定,按原有程序继续审理对罗塞夫总统的弹劾。

巴西前中央银行行长、经济学家古斯塔沃·洛约拉认为,巴西经济目前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要想打破这个循环,需要创建一种有利的环境,但政治危机使之难以做到。如果政客们都忙着恶斗,将经济置于脑后,衰退还将持续。

在两支游行队伍中间,有一道矮墙将其分隔开来。在这道旨在防止冲突的矮墙上,写满了“沟通”“合作”等字样,这代表了游行队伍中理性的呼声,也代表了巴西民众的诉求。民众希望各党派通过沟通和合作,团结一致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而不是将政党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让政党斗争阻扰社会改革。

像罗塞夫一样懊恼的还有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在罗塞夫因弹劾案焦头烂额之时,2016年4月11日,美国爆发了“民主之春”大规模游行,抗议金钱政治和不公平选举。运动在坚持了一周之后,于18日在当局的打压和媒体的漠视中黯然结束。根据华盛顿警方声明,共逮捕1420名示威者,创下了华盛顿当地抓捕人数的历史纪录。“华盛顿没有春天”,19日德国《青年世界报》对自诩为当代民主“典范”的美国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几年前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到今天的“民主之春”,美国人民痛恨金钱对政治的控制,而利益集团的阻扰、政党的斗争让医改政策步履蹒跚,甚至让政府关门大吉。

在地球的另一边,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两年多时间里召开了23次会议,从司法改革到医疗改革再到足球改革,审议通过上百份文件,并紧紧扭住、狠抓落实。仅仅在两年时间内,中国养老保险就新覆盖了2.4亿农村居民——远远超过美国公共养老金体系所覆盖的总人数。两相对比,世界感叹“中国树立起了一种崭新的治理样态”。

《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汤姆·弗里德曼在其著作《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中,有一章的题目叫“让我们做一天中国”。他认为,美国的政治体制存在很多问题,政党之间的恶斗、利益集团对政治的左右,使得国家处在不断内耗之中,根本无法有效应对21世纪的挑战。他谈到,通用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曾与他探讨下一任美国总统应该推动哪些立法,采取哪些措施,来引导美国社会低碳生活,摆脱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弗里德曼听完后很坦白地告诉伊梅尔特:你的这些设想我都很赞同,但在美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都做不到,因为美国利益集团的游说政治一定会否决这些政策。他感慨道,我们能不能做一天中国,在那一天把这些理想中的法律和政策都搞定。一些在西方国家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推动的改革,在中国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推行开来。他举了一个例子,美国花了22年时间(从1973年到1995年)推广无铅汽油,中国只花了2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