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下雨就“看海”,这城市病能治吗?(1)

2016-07-22 15:13:59  海外网    参与评论()人

要:在这份6年至9年前的数据中,大部分的内涝城市集中在东南沿海、四川盆地;而最近几年,华北、东北的城市内涝也变得严峻起来。

一下雨就“看海”,这城市病能治吗?

过去两天,华北、东北也开启了暴雨模式,城市内涝的问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网友们调侃北京地铁每一站都是“积水潭”,出门却发现中心城区的积水已经退去。这得益于北京在2012年“721”特大暴雨之后痛定思痛、对全市防涝系统的改造;但华北的其他城市,比如无忌的家乡邯郸,水却退得有点慢。

防治城市内涝要依靠合理的城市规划,已经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常识,但规划却不是臆想出德国下水道的神话可以解决。其实规划过程中,涉及到不同的方法,甚至不同的规划理念,是一项复杂而长久的系统工程。

一下雨就“看海”,这城市病能治吗?1

概念

解决城市内涝,首先要明白城市内涝的定义。我们常说“洪涝”,可洪灾和涝灾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自然灾害。

简单来说,城市内涝就是城区的降雨量超过城市的蓄水和排水能力,导致地表径流过大,俗称积水过多,积水来源则是城区降水;城市洪灾则是指地表径流超过河道流量负载极限,导致河水向城市蔓延。相比于无处放水的洪灾,大部分内涝可以通过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来解决。

中国城市有多少苦于内涝?据住建部的一份调研显示,2008年到2010年,全国共有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有137座城市发生过3次以上内涝。在所有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8成经历过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内涝。

在这份6年至9年前的数据中,大部分的内涝城市集中在东南沿海、四川盆地;而最近几年,华北、东北的城市内涝也变得严峻起来;“看海”系列报道里,也不乏北京、广州、南京、武汉等定位于“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型城市。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城市内涝频发?

从根源上说,城市内涝无非四个字:水多、难排。

一下雨就“看海”,这城市病能治吗?2

标准

大家今年可能有一个共同感觉,到处都在下雨。

近些年来全球极端天气确实在增多,出现很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情况。与此同时,城市的“雨岛”效应也在凸显——城市规模在扩张,但城市绿地和水系却比例太低,导致了城市内部的气温比周边地区明显高出很多,在降水过程中,较高气温的地区气流上升作用明显,导致降水也比周边更多。

宏观气候环境难以控制,那就只能尽力做好“人为”的部分:排水。

关于排水,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下水管网。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标准滞后。

我国现行的城市排水管道建设依照的是《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这两个国标规定,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防涝“重现期在三年以内”,最多不超过五年。也就是说,这套标准的防涝上限是五年一遇的暴雨,而北京的管网设计,在“721”之前只达到防治“三年一遇”暴雨的标准。在极端天气频发的今天看来,这两个十年前的国标,就显得相对滞后了。

低标准背后,是我国气象数据统计和计算的滞后。现有的暴雨重现期计算数据,大多只有30年的资料,北京、天津等地可以达到40年,对于气象统计来说,这些资料还是太少。其后果之一,就是把一些出现间隔本来不长的降水级别定得太高,以至于“几十年一遇”的暴雨在几年内就发生一次,而由于计算结果不准,城市管网并没有做好相应准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