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锦华逝世 曾奉命筹建中石化(1)

2016-07-03 13:20:55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锦华逝世 曾奉命筹建中石化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锦华逝世 曾奉命筹建中石化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经济建设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锦华同志,因病于2016年7月2日15时5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1983年,陈锦华同志从上海调到北京,负责筹建中国石化总公司,随后担任总经理,在中国石化总公司整整工作了7年半。在《国事忆述》一书中,陈锦华同志讲述了关于中石化的“强者”起步之路———从酝酿、筹建到成立之初的实事内情。

陈锦华参加揭牌仪式。

陈锦华参加揭牌仪式。

如何用好一亿吨石油

1978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一亿吨。如何用好这笔财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1981年上半年,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几次谈话中,都讲到充分利用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化工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财政部《财经简报》登载了上海财政科学研究所撰写的《组织联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调查报告,介绍上海高桥地区的石油化工企业因体制分割而资源不能共享的情况,说如果加以联合,挖潜增效的潜力是很大的。同年7月7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作了批示,提出“必须直接动手,突破一点。首先解决上海高桥地区的联合,取得经验,然后再着手搞第二个、第三个。”

上海高桥地区有炼油厂、化工厂、化纤厂、合成洗涤剂厂、热电厂,分属石油部、化工部、纺织部、轻工部、电力部等几个系统管理,它们之间的原料不能互相供应,不能发挥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国务院派出联合调查组到上海,专门调查研究高桥地区几个厂的联合问题。工作组由石油部副部长侯祥麟带队。经过几天的调查,仍然各执一词,各不相让。7月下旬,正好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上海视察工作,就特地到上海炼油厂听取工作组有关筹办联合工作的汇报。侯祥麟把联合调查组的工作情况和各个部门的不同意见作了汇报,并建议,因为大家意见不一致,这件事是不是再研究研究。国务院领导同志当即表示:“不再研究了,定了,就是搞联合。”并当场指定这件事由我来负责筹办。当时,我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接受任务以后,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多方做工作,到11月,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正式成立了。这个公司的成立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准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联合的大型经济实体,由原来分属几个部的上海炼油厂、高桥化工厂、上海第二化学纤维厂、上海合成洗涤剂二厂、上海石油化学研究所、高桥热电厂等企业联合组成,为后来石油化工企业的改组、联合开了个好头。

为了探讨用好1亿吨原油资源的方案,康世恩多次与石油部孙晓风、侯祥麟等有关领导和专家研究,如何有效地把炼油和化工企业组织起来,发挥综合利用的效益。康世恩写了《关于如何用好一亿吨原油的意见》。胡耀邦看后,很感兴趣,特意找了康世恩,同他谈这个问题,并于1981年12月12日批示把《关于如何用好一亿吨原油的意见》印成中央政治局参阅文件,在中央领导核心层进行决策酝酿,并发给正在参加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的同志参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