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全面”(3)

2016-06-10 10:54:16  学习中国    参与评论()人

图为: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三、覆盖的区域要全面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一个地区也不能少。习近平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从区域来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小康社会,少数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从传统的落后农业社会进入了全面进步的现代社会。但是,部分农村、特别西部地区发展仍然滞后。我们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要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要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只有把落后地区的发展搞上去,补齐短板,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要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指出:“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人民富裕、国家强盛,而发展最大的差距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这也是现代化建设最大的难题。从城乡看,6亿多农民与6亿多城镇人口的收入差距超过3倍;从区域看,东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超过8000美元,中西部最低的地方只有1000多美元,差距也是巨大的。逐步缩小这两大差距,必须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习近平指出:“城乡联动,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发展块状经济与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习近平强调:“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缩小区域差距,要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呈现出从南到北、由东至西不断拓展的新局面。同时,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已经连续5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发展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习近平指出:“‘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们要牢牢抓住全面这个核心要求,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不让一个任何领域滞后,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不让任何一个区域落下,努力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本文来源:学习中国)

(责任编辑:李东舰 CN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