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2016高招报告:招考人数趋稳 招生难依然待解(3)

2016-06-02 16:06:25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然而,近年来,高考试题难度下降明显,考试区分度降低,高分考生越来越多。选拔性考试变成水平考试,对高校选拔人才产生一定影响。

以北京为例,从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5年北京高考各科平均分来看,各科平均分总体上继续呈现上升态势。如果以文理科分别统计,北京历年平均分总分更能看出这一趋势。2015年北京高考文史类各科平均分总分493.44分,比2014年高了23.81分,比2006年高了99.34分;2015年北京高考理工类各科平均分总分522.58分,比2014年高了16.86分,比2006年高了73.07分。

受高考试题难度下降的影响,近年来,高分段考生中女生多于男生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女状元也越来越多。

北京市2005年到2015年,连续11年文科第一名都是女生,2005年至2008年和2014年至2015年,女生更是包揽文理科第一名。在重庆市,2000年到2008年,连续9年的19名高考最高分得主中,仅有4名男生。在福建省,2000年到2012年,各地市高考分数第一名的女生比例更是高达70.27%。在江苏省,2013年各地市27名高考最高分得主中,女生16人,男生11人。高考第一名的女生不仅在文科中占多数,多达10人,在理科中,也有6人。2012年4名江苏省文理科最高分得主都是女生,公布的21名高分考生中,也有12名是女生。

与此同时,另一种较为突出的现象就是高分考生越来越多。

从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来看,2015年北京高考600分以上考生共计12605人,占比率高达18.5%(占比率=高分考生人数/高考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同时这是北京高考600分以上考生占比率连续第三年超过10%,2014年的占比率13.56%,2013年的占比率15.32%。

点评

考试水平化、模式化,是目前高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在分数变“毛”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女状元层出不穷,这更需要我们反省其中隐含的问题。

链接:新高考改革方案调查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考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这些选择对考生未来、高中教学、大学招生都有直接的关系。为了解考生对新高考方案的态度及考试科目、考试次数、报考专业等方面的选择,中国教育在线对此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从回收的32141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多数受访者比较看好新高考方案,但不看好新高考方案的也达到了29.73%。

“3+3”:化学成学生最喜爱的科目

从调查结果看,在“选择哪3门考试科目?”这个问题上,化学成了受访者选择最多的科目,比例为51.35%;历史出人意料地排在了第二位,比例为45.95%;而在专业选择上最不受限制的物理科目只排在了第三位。

通过分析受访者选择选考科目的理由发现,大家的选择更多倾向于个人兴趣爱好以及该学科的考试难度。

选考科目:多数人选择参加两次考试

除了英语之外,部分省份规定高考选考科目允许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从调查结果来看,超半数以上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会参加两次考试,只有15.92%的受访者表示只参加一次考试。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最终录取时还是会按照高考成绩进行录取,大多数学生还是会两次考试都参加。

报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依然存在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仅有20.62%的受访者有明确喜欢的大学专业,还有29.92%的受访者没有喜欢的大学专业。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选择专业还是处于迷茫状态。

(点评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

(责任编辑:柯旺 CN04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