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农村隐性辍学:教育处罚被抵触 教师被迫无视违纪(1)

2016-05-23 07:51:50    中国广播网  参与评论()人

社会资本对教育惩戒权胜利的背后,并不意味着家长对学校的胜利,因为最后的吃亏者往往依然是学生

从“直接惩戒”到“间接惩戒”进而走向“故意无视”的冷性暴力,折射出底层乡校在村落教育变迁中对学生管理的无奈

被标签化的失败者在其他校园日常生活中寻找个体意义以摆脱失败魔咒,这意味着自我放弃下,隐性辍学的发生可能会变成一种略带英雄主义色彩的抗争

当今社会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关爱与现实的学校规训彼此混淆。它不是通过恢复留守儿童在校园里的“主体性”和“自由空间”,而是用无数的“禁止”和“规训”去弥补教师,尤其是生活教师的不足。

“保证安全即是给予关爱”的潜在逻辑恰恰偏离了关爱体系建构最为核心的精髓:在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现实下,如何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真正喜欢的地方。由此,在这套关爱体系南辕北辙的持续性实践下,中国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中的留守儿童往往可能越被关爱,却越陷入规训和抗争的痛苦中。

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持续深入中国底层乡校,揭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背后,西部寄宿制学校中底层孩子们的日常微观生活世界。

间接惩戒变成冷冰冰的量化数据管控

惩戒权和奖赏权都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传统惩戒术逐渐变成一种高难度的艺术,因其边界的难以掌控而渐渐远离了日常教学,对肉体疼痛的规训与惩戒日益变为一种对欲望和既有便利的剥夺,其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对文明生、流动红旗与文明班的评选。

学校通过严密的学生自组织体系和学校德育组织体系建立起严密的量化监测系统,并通过每日分值与专项检查加减结合的办法,确立了对以班级为单位的共同体内部成员的集体监督与个体约束网络,例如日常性的班务、住宿等加减分,将个体的日常行为与班级的目标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底层乡校中的学生个体在日常校园的生活,完全被冷冰冰的量化数据所管控。

通过奖励和惩戒的量化评分机制,学校官方的主流价值观得以交替渗透、传输。在具体加减分执行中,因为奖励相对于惩戒的分量不足够大,以至于需要通过不受惩戒来获得文明、先进等奖励——

一方面,将个体行为与班级荣誉紧密相连,个体行为时刻受到班级共同体成员中“他者”的日常监督,同时也受到个体之于集体的内心责任感约束,获得流动红旗和文明班级被来自官方的权威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时刻强调,成为盛行于班级内部毫无争议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严密的加减分使个体日常行为时刻被从校长到老师到职工到同学的所有人全面监控,日常行为变成官方刻意制造为获取“个体——集体”荣誉欲望的共同性表演,最后通过量化的公式和每周时刻更新的数据,规范个体达成学校主流文化的行为期许。

另一方面,这种行为期许显然将个体与集体之间自然发生的内在关系推向一种断裂的极致:当个体行为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变成一种需时刻内在警惕和焦虑的极致性表演后,发自内心的个体自由在屡次不经意的间接惩戒下极易使个体抛弃荣誉欲望的期许,而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反抗性心理。当越来越多的个体因不断的扣分(间接惩戒)而集聚日益增多的反抗性心理潮流时,个体抱怨开始冲撞非真实稳固的集体欲望。伴随着学生帮派这类次组织形式的萌生与发展,“弱者”的日常抗争,得以迅速彻底解构官方主流价值观下刻意建构的集体荣誉欲望的共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