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习近平: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3)

2016-05-07 21:42:33  央视网    参与评论()人

以德治党,要强化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章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习近平强调:“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以德治党,要弘扬优良传统作风。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继承和弘扬。以德治党,要将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起来,因为两者本来就是统一的。习近平指出:“坚持坚持再坚持,把作风建设抓到底。要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有多少就处理多少。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从严治党的智慧源泉。2013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我国古代反腐倡廉的许多思想和实践,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对廉政问题的缜密思考,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卓越智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三、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辅相成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是治党、管党、建党的重要理念和举措。两者相辅相成,相向而行,统一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道德使人向善,是纪律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纪律用来纠错,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从严治党要兼具道德感召力和纪律约束力,才能达到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效果。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指出,“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规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规。

没有道德,规不成规。对没有道德的人来说,法规再多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同时还造成执法护法成本的巨高。党规党纪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落在人身上,靠人来执行。面对利益诱惑,道德修养高的人能够心无旁骛不为所动,而道德低下的人则极容易被捕获。法治乱行、德治礼序,德法相依方能有所作为。

没有规矩,德亦难行。道德规范的确立,也不完全取决于“己所独知而人所不知”的人性自觉,也需要法规的引导和维护。历史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人性可以向善,但也不能过度依赖人性的自觉。制度永远比人性本身更值得信赖。全面从严治党最终还是要以制度法规为基础,以纪律规范为保障。通过加强他律引导自律,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线,进而让“德”也立起来。

德规备具,方能崇德守规、遵规弘德,他律和自律相得益彰。习近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