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最富500人出炉 超九成靠上市公司淘金(2)

2016-05-04 08:45:17  环球网    参与评论()人

财富放大器之二:定增+并购重组

在资产未上市的富人利用当前估值高涨的国内一二级资本市场大举融资、完成财富跃进之外,大量已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则通过“定增+并购重组”这一资本市场目前流行的玩法,实现体外资产的证券化,让自己的腰包继续膨胀。

在今天排队上市的公司成“堰塞湖”的背景下,2014年以来,A股增发并购的案例数及金额均出现井喷。

根据数据,2015年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和配股募集资金合计1.24万亿元,比2014年再增79.7%,远超IPO的1588亿元,创出新高。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2015年亦十分活跃。根据统计,当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2669单,交易总金额约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52%。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无论其股东目的在于谋求业务转型,还是卖壳退出,从结果看,这一模式都能够使更多新兴资产通过被收购的方式进入A股市场,相当于变相IPO。相对漫长的IPO而言,其程序更加简洁,耗用时间更短。而且,无论资产被收购或借壳上市的一方,还是收购或退出套现的一方,都能够实现有效的财富增值。

今年财富增速居前的前50人中,就有相当部分是通过这一“财技”获得财富高速增长的。例如,今年财富增速最快的徐传化、徐冠巨父子,便是通过这一模式将物流资产置入上市公司传化股份体内,从而实现了财富的爆炸式增长;三七互娱的吴绪顺家族原本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旗下上市公司股价也萎靡不振,但通过“定增+并购重组”模式置入游戏资产后,不仅吴绪顺家族财富暴涨,由重组之前的不到10亿元迅速增长到今年的110亿元,而且原持有游戏资产的李卫伟、曾开天,也借道吴绪顺家族的上市平台实现了资产证券化,进入今年的富人榜,他们的财富分别为82亿、75亿元。

通过并购分享财富盛宴的富人,不止于一个方向。三胞集团的袁亚非旗下南京新百在并购了英国百年老店—弗雷泽百货商店集团后,又发起对金卫医疗BVI所持有的美股上市公司中国脐带血库企业集团全部股权的收购;卓尔投资的阎志旗下卓尔发展斥资4.97亿元购买兰亭集势4250万股计30%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东方财富的其实家族通过收购同信证券等券商打通金融产业链等。

高位减持收割韭菜

去年大小非减持额高达4566亿

过去一年,高估值刺激了大小非们的减持冲动。据统计,以“变动截止日期”作为统一口径,1175家上市公司大小非在2015年合计减持金额高达4566亿元,相比2014年同期的2100亿元增加了一倍多,同时创下A股史上的新高。创业板大小非的减持比例远远超过了主板企业,2015年7月发布的减持新规之前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7月22日至2015年6月8日,在股东宣布减持的1447家公司中,364家为主板公司,307家为创业板公司,776家为中小板公司。尽管从创业板和主板公司的减持数量来看可谓“不相伯仲”,但是从减持比例来说,创业板公司的减持比例远远超过主板公司。

在1049家主板公司中,减持公司比例为34.7%,而在46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减持比例则高达66.16%。

2015年,创业板中大股东减持套现金额最大的是万邦达董事长王飘扬家族,就在万邦达股价达到51.96元/股高位之后,王飘扬的外甥胡安君和妹妹王婷婷陆续减持9266万股和6177万股,二人合计通过二级市场以及大宗交易的方式套现超过62亿元。

“四成上市公司利润买不起深圳一套房,而大股东减持1%可以买十套”的感慨,正是市场配置功能扭曲的结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