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教授:勿夸大日本社会文明度 道德水准实在不敢恭维

2016-04-27 07:43:16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张跃发:不要夸大日本的社会文明度

王文先生4月8日在《环球时报》发表《有雅量发现“对手”日本的优点吗》一文,称中日社会文明层面的差距仍是全方位的,“一党优位”的日本政治体制等值得中国借鉴。笔者觉得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不少去过日本的人都对长鞠躬礼印象深刻,认为那是一种礼貌甚至是文明素养的体现,然而事实还有另外一面。二战时,直到日军偷袭珍珠港,日方谈判代表仍按时上班、长鞠躬,这难道不是口蜜腹剑、口是心非吗?尼克松在追述首次访华时也表示对日本领导人“每次见面都要90度鞠躬以示谦恭,直到显得卑微”的夸张礼仪觉得反感。

而且若仔细推敲,一些所谓“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性质远没那么严重。以“暴买”为例,绝大多数中国游客都以合法途径进入日本,购买各类商品,不许“暴买”有违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街道干净、设施便民、布局合理……这些都是日本城市管理的高明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城市管理一无是处。一方面,北上广深等中国一线的中心市区,与东京相差无几。另一方面,尽管中国中西部广大中小城乡的发展水平肯定不如日本,但日本人口只有中国的约1/10,面积约1/25。

至于“中国人是否在学习与钻研日本”,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从甲午战败开始,中国人留学日本蔚然成风,大概是因为日本比欧美近,来去方便省钱,且文化相近。而日本老师既有如藤野先生般,对中国学生循循善诱,关怀备至,但也有日本同学因为鲁迅考试成绩好而“酸葡萄”地暗讽老师漏题。

学习日本政治体制,笔者认为不具有可行性,且在逻辑上说不通。日本的现行体制究竟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建立起来的,还是二战后“弃暗投明”的结果?安倍硬要修宪改制,又是何故?

本来中日两国各有所长,理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在互相学习的和平交往中增强自信。若轻率地断定二者孰高孰低,则既不尊重“有差距”的一方,也有挂一漏万之弊。

文明分物质、精神两部分。物质领域中的GDP总量和人均量,中日各有优势,至少不再比分悬殊;精神领域可细分为软实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道德标准。前者日本强项多,但中日差距已大为缩小。至于道德水准,若从长计议,就整体而言,日本实在不敢恭维。汉唐盛世时,中国文官政府从不以穷兵黩武和大规模杀戮为国策;近代遭亡国灭种之灾,却始终不曾屈服;在当代,两岸官方主动放弃战争赔款,大陆民众从未乘人之危,报复已投降的日本居民。更有中国人主动收养千百名日本弃婴和孤儿。相反,日本朝野中的大多数,至今不敢像德国那样直面历史。(作者是山西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李东舰 CN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