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卫计委权威解读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思路新重点(13)

2016-04-20 16:28:23  宣讲家网    参与评论()人

因此,有中央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要求,也有人口新的分布特征,我们现在正在策划将在“十三五”期间启动一系列的关于资源疏解的建设项目。目前,我们初步已经拟定了20多个资源疏解的项目,将会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逐步安排。提一个大家比较现实的能够感知的例子,原来北京的地坛医院也在东城,为什么叫地坛医院,因为在东城地坛附近,非典之后,我们考虑到传染病的服务是一个城市所必要的,另外在地坛区域的地坛医院已无继续发展的空间,我们进行了外迁,到朝阳区四五环之间的位置,这是我们已经采取的效果。另外像天坛医院,现在位于天坛范围之内,天坛医院将在明年整体搬迁丰台的花乡地区,现在的天坛医院将停止对外服务,将会对于提升北京西南部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有一个明显的促进。

此外,我们还安排了若干后续的建设项目,目的就是使得城区和各个区之间资源分配更加均衡,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城市功能方面也更加均衡。谢谢。

千龙网网友代表

我代表观看千龙网现场直播的网友提一个问题,看病难、看病贵是现今非常突出的矛盾,在“十三五”期间,在加强首都分级诊疗建设方面我们要做哪些规划和努力?例如在医疗资源分配方面、医保方面以及电子病例一体化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雷海潮

分级诊疗是在十三五期间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方面非常重要的安排,分级诊疗是相对以前没有分级诊疗制度而言,或者分级诊疗制度不明显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底到江苏镇江视察,他讲了一句话,我们国家的大医院长期处于战时状态,人满为患,到了必须要解决的状况。

因此,北京的大医院状况尤为严重。在很多大医院本来设计服务能力就是两千或者四五千的门诊量,现在大医院人均门诊量达到15000人,甚至突破15000人,这既带来了服务时间比较短,排队等候时间比较长,同时院内的服务秩序也不太好维持,必须要思考这样一个情况,到所谓的大医院来看病的病人是不是真的都需要到这家医院来,是不是真的都需要看这样的专家和这样的科室。我们调查发现,即使在北京比较好的三级甲等医院中,在他们接待的门急诊患者中有60%—70%完全可以在二级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得到诊疗和治疗。

但是由于没有这方面很好的服务衔接,也没有很好的引导,或者过去形成的习惯看病自由选择就形成当前这种状况。我们也做过分析,在北京地区,在三级医院中,到医生诊室真正就诊时间很短,而患者都希望这个时间要长。可是如果大家都涌到大医院看,每个人得到的服务时间有限,最好实现分级诊疗的形式。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做过分析,就老百姓出现身体症状和疾病,有70%—80%是都可以在基层和社区解决的,没有必要都集中到大医院去。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家才提出分级诊疗的政策导向,北京正在研究这方面的有关举措,一个是考虑对于基层,要继续加大投入,提高他们的投入,另外也鼓励大医院的医生到基层提供服务,一方面组织大医院去支援基层,刚才提到的医疗联合体。还有鼓励大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可以自己到社区开办诊所,或者多点执业,这样也能解决基层当中人员短缺,人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所以多种措施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

另外,我们也要引导老百姓多去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北京的社区卫生服务经济这几年的发展,在处理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和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能力还是过硬的,这个请老百姓要信任,要相信。而且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生跟社区居民之间也有非常好的互动关系,大家彼此很了解,其实有很多慢性病在社区当中就诊可能会比三级医院还会得到医生的全面了解,毕竟在三级医院看病就医的时间有限,医生对患者的了解是有限的,但是在社区当中社区医生对于患者及其家庭和行为生活方式有比较全面的掌握,这样更有助于医生给出恰当、合适的治疗方案。所以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些能力加强和机制疏导方面的措施,能够让大家更多地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另外市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也通过医疗保险报销方面,适当拉开差距,鼓励大家去利用社区的卫生服务,有助于建设分级诊疗的制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