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纪念假币牵出一起通讯网络诈骗大案。石春光摄
一套纪念假币牵出一起通讯(网络)诈骗大案。石春光摄
中新网杭州3月14日电(记者何蒋勇通讯员李碧波胡黛虹)通过不法手段购买信用卡卡主信息,在高档写字楼里开皮包公司,雇佣老乡充当“客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推销纪念品,打着“高保值、有银行合作单位高价回收”的幌子进行网络诈骗,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14日,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公安部门获悉,9日,象山警方组织抽调警力140人,在宁波市公安局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江苏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在江苏无锡抓获以陈某(男,26岁,湖北省人)为首的犯罪嫌疑人48名,查扣作案电脑50余台,冻结127万元,缴获纪念币千余套。
一套纪念假币牵出一起通讯(网络)诈骗大案
2015年8月19日,象山县付某(女,52岁)报案称,2014年11月10日,犯罪嫌疑人冒充平安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其推销纪念品,并称会有平安银行合作单位高价回收。其购买了价值2万余元纪念币、玉碗等纪念品要求平安银行回收时,发现被骗。
接到报警后,象山县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经鉴定2万余元纪念品均为假货,市场销售价值仅五六百元。警方向平安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取证时,银行均表示未生产过上述纪念币。经侦查,专案组发现该诈骗团伙是一个组织结构完整,职责分工明确,诈骗辐射全国各地的犯罪团伙。
一条快递线索锁定一个特大诈骗团伙
专案组民警通过查询快递公司系统记录,发现虽然快递单上的发货地址是上海,但实际寄出地址在江苏无锡,快递单上的发货电话也是同一个。仅2015年12月份,宁波市就有多人被骗,涉案金额10余万元。
民警多次奔赴无锡侦查,通过快递单这条线索追查,发现了位于江苏无锡某广场522的发货仓库,该仓库由无锡长江1号的某公司经营使用。民警通过便衣侦查发现,该公司为“皮包公司”,虽设在高档写字楼,但并没有正规工商注册。每天有30余名员工在公司上班,员工都是亲戚或者老乡,大部分为女性,主要业务是通过网络、电话推销纪念品,公司负责人为陈某、刘某、徐某三人,月销售额在100万元左右。每个员工按销售记录分成,最高的可以分成40%,每人每天的销售记录都挂在公司墙上。
一张微信晒图挖出两个跳槽单干团伙
随着侦查工作的持续进行,另外两个诈骗公司进入警方视线。向报案人付女士推销纪念品的“小沈”不满足40%的分成,跳槽后“单干”,并在微信朋友圈“晒钱炫富”。老东家陈某“发财后”在朋友圈“晒新车”与“小沈”互动,激励员工,而公司主管张某、刘某不见踪影。
民警通过对“长江1号”骨干张某、刘某的排摸发现,张某、刘某跳槽后在无锡市旺庄街道宝龙广场单干,在同个写字楼分别包了4间、2间“开公司”,成员分别有20人、10人左右。公司业务与老东家“长江1号”一模一样,业务员大多是从老东家挖墙脚而来,补充的也多是“知根知底”的老乡。
至此,陈某、刘某、张某三个诈骗犯罪团伙的骨干成员一一浮出水面。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专案组根据三个团伙人员和经营特点,精心制定抓捕方案,并在3月9日(周三)上午9点,这个诈骗团伙的“上班时间”集中收网。随着一声令下,三个区域蹲点守候的100余名民警,将56名毫无防备的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