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邓亚萍公开回应商界失败:每份事业我都经得起检验(1)

2014-12-02 14:07:40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邓亚萍公开回应商界失败:每份事业我都经得起检验

    邓亚萍

    原标题:邓亚萍公开回应商界失败:每份事业我都对得起良心

    “乒乓女皇”、剑桥博士、国际奥委会官员、北京团市委副书记、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很少人会有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更鲜有人的每次经历都能受到万众瞩目。邓亚萍就是其中一位。

    11月18日,一个阳光温暖的冬日,邓亚萍在本报接受记者专访,谈笑间,流露着一位40岁女人的智慧与从容。

    熟悉邓亚萍的人,都不会忘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场景。她先是与队友乔红过关斩将夺得女子乒乓球双打冠军,又以绝对优势获得单打冠军,成为当年奥运会上唯一的双金牌得主,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奖。因此,她被本报评为“1992年年度人物”。

    18个世界冠军,4枚奥运会金牌,是邓亚萍在体育赛场创下的奇迹。然而,更大的奇迹是在退役之后。

    24岁那年,邓亚萍到清华大学学习,从26个英文字母开始,一步步开启了新的人生历程。在众多人质疑的眼光中,邓亚萍攻下了剑桥的博士学位,用自己的拼搏努力再次让世人刮目相看。在求学的11年时间里,邓亚萍还一直在国际奥委会工作,同时参与了北京申奥的工作以及奥运会的筹备和赛事工作。

    邓亚萍与体育的情缘并没有因为北京奥运会的结束而终止。2009年4月,邓亚萍就任北京团市委副书记,分管国际联络,包括志愿者方面的工作。“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志愿者服务大放光彩。闭幕式上,由运动员当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为志愿者献花在全世界是首次。”邓亚萍介绍说,在北京团市委的工作内容,实际上也是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持续。在她看来,青年人很容易通过体育运动、文艺活动相互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所以,在邓亚萍任职的一年多时间里,她主动去非洲、肯尼亚、南非等地,与当地的青年组织建立了友好的联系,而且这种友好关系一直在持续。

    “每一次转型,我都有不少感悟和收获。人生不断积累,我们都会越来越智慧与宽容。”邓亚萍说,“ 不管是以什么身份,不论工作单位是什么性质,在每一份事业中,我都要求自己对得起良心、经得起检验,多做对公众有益的事。”

    实际上,不少人已经发现,邓亚萍近期参加不同活动时的一个重要身份是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主席,也因此有人推断邓亚萍会重回体育圈。对此,邓亚萍告诉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我从事什么工作,体育从未间断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