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南京大屠杀公祭以国之名义:是铭记不是复仇

2014-02-25 20:58:25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条

    中新网南京2月25日电 题:南京大屠杀公祭以国之名义:是铭记不是复仇

    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25日,雨,天色阴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参观游客打着伞,依次分批进入纪念馆参观。

    当日,中国官方公布,中国将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76年后的战争幸存者、抗战老兵,世界各地搜集史料的专家学者,多年奔走呼号民间人士,似乎都从中得到了慰籍。

    他们说:南京大屠杀公祭以国之名义,是铭记,不是复仇。

    “我很高兴这世上可以有更多人知道了”

    电话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老人得知“12·13”纪念日将升级为“国祭”消息,显得很兴奋。

    “我很高兴,这世上可以有更多人知道(那段历史)了。我每天关注新闻,每当看到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新闻时,就非常反感、气愤,事实摆在这里,怎么能不承认呢?”

    老人今年88岁。两年前,他和老伴一同签了遗体捐赠协议。他们说,经历过浩劫,已看淡生死。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进入南京城时,其生父在中华门外西街小市口被日军杀害,其养父被日军戳了七刀,肠子流了出来,经过长期调理最终恢复。当年只有10岁的余昌祥躲过一劫。

    老人说,“有生之年,能够向下一代能说的,都说出来,也就这个愿望了。”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向记者再三重复:“要让这段历史一直被牢记。”

    截至去年,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活人证”不到200人,平均年龄超80岁,年迈多病。

    “他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得到告慰”

    挤在20平米的出租屋里,南京保卫战致歉老兵程云之侄、程孝明感叹:“他若知道,在天之灵一定会得到告慰,我会在心里告诉他。”

    程云上个月在南京因病离世,生前和侄子挤住在出租屋内。“想去台湾”成了老人的遗愿。

    南京保卫战老兵李高山,由于听力不佳,经过几番解释终于弄清事情原委。“只要身体允许,每年还会(在12月13日)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公祭活动)。”

    程云一走,南京城内健在的南京保卫战老兵还剩2人:90岁的李高山、94岁的骆中洋。

    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军易安华之子、易豪雄在江西接到南京的消息,激动不已:“他一定会感到欣慰。只可惜我眼睛不行,不然一定代先辈参加(公祭活动)。”

    “十年前写书倡议于今实现”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曾长期从事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作为十年前就动议写书、呼吁设立国家公祭仪式的学者,终看到其实现。

    “抗日战争应该说是中国百年近代史的转折点。我们应该在国际上宣告,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中国战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苏智良说。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认为,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对近期日本右翼谬论的回击,也是以“国”之姿态告诉每一个人: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一个历史事件的纪念日成为国家公祭日,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该事件必须在社会上形成历史共识基础。只有把历史做实,才有可能,所以不容易。”曾任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说。

    “纪念馆我会一辈子做下去”

    “激励”“鞭策”……在听闻消息后,南京民间抗战纪念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一时难以组织出更多语句。

    出于对历史的爱好,他在南京市郊开了一家不大的民间博物馆,至今8年,免费开放。

    馆中所有物件,都是他从民间搜集、购买而来。维持小馆日常开销的来源,是自己开办的企业,八年来以厂“养”馆,他算了算花了千万元。

    “南京大屠杀历史,不是哪一个人的历史,也不是哪一座城市的历史,而是社会公众的历史。”吴先斌说,这个消息,鼓励着我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史料研究公众历史。”

    他透露,今年8月,准备赴日进行民间交流,对南京大屠杀历史史料做一个展览。

    “如果企业不倒,博物馆我会一辈子做下去。”吴先斌说。(完)

(责任编辑:cn002)
关闭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