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陈锡文:中国率先转基因水稻上市可能性不大(1)

2014-01-23 07:48:45  京华时报    参与评论()条

2013年12月20日,抨击转基因食品的崔永元在介绍他在美国实验室拍摄的转基因产品。

2013年12月20日,抨击转基因食品的崔永元在介绍他在美国实验室拍摄的转基因产品。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昨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对转基因农产品的态度时表示,中国在转基因技术研究上不能落后,但转基因产品上市销售必须经过严格审核,确保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且一定要让消费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陈锡文还表示,中国率先食用转基因水稻的可能性不大。

    发布

    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需要讨论

    陈锡文认为,对通过分子育种产生的转基因品种到底是否安全需要讨论。

    “关于转基因,这段时间社会舆论高度关注,讨论也非常热烈,其实这个现象不光在中国,一定程度上是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陈锡文提到,“美国民众对这个问题也有一定的议论,但是总体来看是接受的。”

    陈锡文介绍,中国是世界上转基因农产品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国家,大概排在全世界第二、第三位,但种植的主要是转基因棉花,真正推出的转基因食用农产品非常少,只有木瓜,“现在舆论上说的西红柿、辣椒、蔬菜等等,那些都不是(转基因)”。

    陈锡文介绍,转基因育种目的是为让品种性能更好,目前全球转基因育种真正为提高产量的还不太多,主要为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

    转基因产品销售消费者应知情

    陈锡文表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转基因技术和产业化的基本态度有三点,首先分子级的育种是全球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先进技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这方面不能落后,所以在科学研究上,必须努力赶上世界前沿。

    其次,转基因育种能否上市销售,提供给消费者,必须经过极其严格的审核,只有确保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的时候,才可以批准上市,作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否则任何人不能自己决定将其作为商品推出去。

    再次,一定要让消费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销售的转基因农产品,包括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加工食品,必须进行标注,让消费者知道这个产品是转基因产品,或者这个加工的农产品里含有转基因成分,知道之后买或不买由消费者自主决策,这个基本原则会长期坚持。

    马上就访

    美国已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抗虫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项目负责人林拥军昨天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伊朗2005年已经商业化种植4000公顷转基因抗虫水稻,美国早在2000年也已批准拜耳公司培育的两种抗除草剂水稻食用和饲用安全证书,实际等同于产业化,因为在美国拿到证书就可以以公司行为去开发。

    “美国之所以还没有商业化种植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不像我们获安全证书后还要品种审定”,林拥军表示。

    转基因技术规模推广尚未成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转基因产品的推广要谨慎。从安全角度看可能存在隐患,这也是当前争论的主要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战略竞争,转基因技术本身是商业模式的巨大成功,孟山都等国外公司已占据商业模式制高点,转基因水稻等产业化一旦在国内有政策上的松动,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能与这些国际大公司抗衡,可能顷刻间颠覆国内种业市场布局,带来的后果不可评估。

关闭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