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探索频道 > 正文

冰面到底为什么这么滑?这是个分子动力学的问题

2018-06-22 10:21:49  中科院物理所    参与评论()人

解释看似很合理,但往往流传最广的不一定就最准确。比如,一个体重约68公斤的人站在冰上,只能使冰的熔点降低大约0.0167℃。冰场的冰面温度大约是-3.5~-7℃,即使是穿着溜冰鞋,接触面只有冰刀那么一点点面积,想让冰在零下3.5摄氏度融化,也需要运动员体重达到约200公斤,这体重踩着冰刀去玩花样滑冰???此外,压力融化并不会立即发生,一个人也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压力融化出冰面上的一层水。

于是,科学家又提出了“摩擦生热融化说”。这个解释似乎更加直观,冰刀高速摩擦冰面,产生热量,使冰面融化。可是细想就会发现问题,例如很多人一站到冰面上,动都没动就摔倒了,根本还没有足够的摩擦去生热。

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难不成冰面上本来就有一层水?

恭喜你,答对了!都会抢答了哈!

冰表面液态水层示意图。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2]

冰表面液态水层示意图。图片来源:Angew。Chem。Int。Ed。[2]

1987,科学家用X射线成像证实了冰面上的确存在一层“准液体”水。它非常非常薄,在-1℃时其厚度介于1~94nm之间。[3]

去年,Huib J。 Bakker课题组利用Surface sum-frequency generation (SFG) spectroscopy技术观测冰表面的这层“准液体”。研究发现,冰中的水分子通过氢键彼此结合,稳定的排列在一起,形成晶体结构。而表面上的分子排列却非常混乱,形成一层过冷液体“水膜”。从零度到零下二十多度,这层“水膜”一直存在。[2] 该工作发表在Angew 上,并作为封面文章报道。

近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Daniel Bonn课题组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研究这层“准液体”。研究者测试了一个金属球在冰面上的滑动摩擦,控制冰面温度从-100 ℃到0 ℃,小球的运动速度从10-6到10-1 m•s-1。结果发现:低温时,冰面的摩擦力较大,-70 ℃开始摩擦力迅速下降,在-7 ℃时摩擦力达到最小值。[4]

实验过程示意图及分子模拟。图片来源:J。 Phys。 Chem。 Lett。

实验过程示意图及分子模拟。图片来源:J。Phys。Chem。Lett。

有趣的是,摩擦系数并不随温度呈现单调变化。在低温下,冰的表面并不滑,-100℃时摩擦系数为μ=0.5,和干燥玻璃表面的摩擦系数差不多。同时,在低摩擦(-7℃和-21℃)条件下,摩擦系数与物体的滑动速度无关,滑动速度改变了4个数量级都不能影响摩擦系数的大小,由此可见,与速度相关的摩擦加热并没有起到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随后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冰中的水分子形成四个氢键,而在冰表面的“准液体”层中的每个分子与两到三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当温度高于-70℃时,只有两个氢键的分子比例开始增加,与下层冰连接的氢键断裂,使得冰表面产生了很多具有流动性的“水分子”,实际上也可以称作“可移动的冰”。这就像地面上铺了一层滚动的圆木,冰面也因此变得非常光滑。

冰面到底为什么这么滑?这是个分子动力学的问题

现在终于明白了吧,冰面为什么滑?什么时候最滑?这都是需要用分子动力学来解释的化学问题。

PS:身边如果有高考完的年轻人向你请教如何填报专业,不妨把本文发给他们看下,说不定就有人就和我们一样上了化学的车呢?

(责任编辑:吕莉莉 CN073)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