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台长巴雅尔赛罕•毕德尔在“媒体领袖圆桌会议”上发言)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这一举措被看做是中蒙人民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典范。对此,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台长巴雅尔赛罕·毕德尔说:“蒙中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邦,彼此之间在文化、宗教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这是两国展开合作的强大基础。”
谈到与中国媒体间的合作,巴雅尔赛罕·毕德尔提到了他所在的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开办的一档名为《聆听世界》的节目,“这虽然是非常小的例子,但非常务实,说明我们的合作开始了,我希望和亚洲的其它媒体开展合作,尤其在内容合作方面希望跟大家交流。希望亚洲媒体合作组织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不少于他国媒体合作的经验,巴雅尔赛罕·毕德尔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蒙中两国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他说:“我们与包括俄罗斯之声、BBC等媒体有着长期的合作经验,这些经验也许可以为以后的合作提供范本。”
(巴雅尔赛罕•毕德尔向翻译阐述自己对中华网所提问题的看法)
作为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台长,巴雅尔赛罕·毕德尔坦言,他所在的电台在商业化方面受到了限制,但是这并没有制约它利用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完善自己。他说:“我们的广播在信号覆盖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因此我们利用新媒体来弥补了接受的不足,让更多民众能够接收到信号或者信息。”
当然,巴雅尔赛罕·毕德尔也对新媒体自身的弱点表示了担忧,他说:“新媒体在让广大人民有了言论自由的也同时也为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作为媒体本身应当保持中立的地位,因此我们要特别警惕新媒体过于注重个人表达欲望的这一弱点。”
嘉宾简介:
巴雅尔赛罕,男,1995年毕业于蒙古国立教育大学,记者、作家。巴雅尔赛罕在蒙古广播电台工作20年。1995-1996年担任记者,1996-1997年担任国会记者,1997-2000年担任蒙古广播电台副台长,2000-2004年担任娱乐节目部总编,2004-2008年担任蒙古广播电台总编,2008-2014年担任蒙古广播电台副台长,2015年至今为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