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二以省状元入北大,这位女少将很“耀眼”
12日下午,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讲话。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主持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中央军委委员常万全、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吴胜利、马晓天、魏凤和参加会议。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自2013年开始,习近平每年全国两会“下团组”,都是以解放军团压轴。从2013年以来,时间分别为:3月11日、3月11日、3月12日、3月13日、3月12日。
今年的会议上,有9位代表先后发言,主要就推动武器装备创新发展、提升新型作战力量创新能力、推进联合战役训练创新发展、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推进国防交通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发言的这9位代表中,有一位女性少将——火箭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李贤玉。发言时,她身着火箭军军装、一袭短发、配戴眼镜。
出生于1964年的李贤玉,身上有着诸多耀眼的标签:当年黑龙江的理科状元、北大硕士生、朝鲜族、女少将、女导弹专家,她还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5年7月6日,在原二炮部队晋升将官军衔仪式上,她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成为二炮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将军。
“政事儿”注意到,当年12月31日,原二炮更名并“升级”为独立军种,火箭军正式成立。
李贤玉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朝鲜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会计。1982年,17岁的她摘得黑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当时前沿的无线电物理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李贤玉考上北大时,还只是一名高二学生。
“1982年,读完高二的我既可以升高三,也可以直接参加高考。我想,反正要考的我都学完了,那就赶紧高考。我的自信是有基础的,在中学,我的全年级第一从没跑过。”李贤玉曾回忆。
“来到了北大,才发觉人外有人。”她刚到北大时“学习很吃力”,4年后,她在全班第一个获得本系硕士研究生保送资格。
1990年7月硕士毕业后,正值大学生留学热、经商热。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随导师去看望原二炮部队的一位老领导。这位领导对她说:“像你这样掌握高新知识的年轻人,如果能到导弹部队工作,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随后她参军入伍,进入原二炮部队。
1991年,海湾战争中,信息技术展现了巨大的威力。当时,军队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原二炮作战指挥还沿用“口令式”的“靶场模式”。
1992年,部队开始筹建第一套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时年28岁的李贤玉,成为科研团队里年龄最小的技术人员,承担了网络总体构建和实时数据传输两项攻关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