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彪委员谈生态产业带动脱贫攻坚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景远)“我在生态领域进行产业扶贫,应该说走了30年了,比较漫长,有很多感受,有很多体会。”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就开展生态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畅谈了自己的感受。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中国经济网秦静/摄
非公有制经济应积极投身精准扶贫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发表了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肯定与鼓励。
回忆起这一幕,王文彪连用三个“好”称赞了这一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发展质量也越来越好。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势头猛、数量多、行动快,自去年到现在,约有2.2万家民营企业与2万多家贫困村建立帮扶关系,实现互动收益,取得显著成效。
让生态脆弱地区绿起来、富起来
目前,我国还有4335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王文彪说,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荒漠化地区、石漠化地区等生态脆弱的地区,脱贫攻坚面对的是“困中之困、难中之难、贫中之贫”,难度很大。
对此,王文彪从扶贫实践得出的体会是,在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精准扶贫,应该解决三重问题:“既要解决绿起来的问题,还要解决富起来的问题;既要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也要解决他们的生态问题;既要解决他们的产业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只有这样,我们这几年的扶贫攻坚才能站得稳、立得住、步伐平、可持续。”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彪
库布齐模式“三个结合”治沙富民
王文彪介绍,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治沙近30年,针对上述三重问题探索出“三个结合”的生态扶贫模式:富起来和绿起来相结合,企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相结合,生态与产业相结合。
“我们在沙漠地区建了生态旅游小镇,农牧民用拉骆驼、骑马、做羊肉参与旅游,成为小老板,现在游客大约有几十万人。”王文彪说,“再比如,我们在荒漠化地区建立产业小镇,让农牧民进行养殖,发展订单农牧业,这些效果非常好。还比如,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要大量的劳务,我们组织了近300支贫困农民组成的民工连队,经过认真的训练,变成我们的产业工人,不仅在那个地区做,而且现在在全国做,甚至到沙特进行劳务输出。所以,一人打工,一家脱贫,这些措施还是很不错的。”
王文彪说,库布齐模式已输出到西部几大沙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