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7全国两会 > 更多新闻 > 正文

军委部长盛斌:压减陆军预备役部队 增加其他军种(1)

2017-03-08 20:36:19  中国之声    参与评论()人

据中国之声《国防时空》3月8日电(记者孙利、娄思佳)“十三五”期间,我国国防动员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有哪些具体规划?如何借助国防和军队改革机遇,构建现代后备力量体系?改革后,我国国防动员力量结构将做出怎样调整?就这些相关话题,央广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部长盛斌。

记者:欢迎盛部长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时空》栏目,我们了解到,在去年的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国防动员部履行了领导管理省军区职能。科学高效的管理指挥,需要不断推进法治进程为基础。“十三五”期间,在做好国防动员立法工作,完善国防动员法规制度体系方面,作为军委国防动员部部长,您是如何考虑的?

盛斌:“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按照统筹谋划、总体设计,突出重点、急用先立、体系配套的思路,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国防动员法规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国防动员骨干性法规,健全配套专项法规,加快行业性法规制度规章制定步伐,重点制定完善国防动员、兵役征集、后备力量、边海防、人民防空、国防教育、军事设施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到2020年底前,基本构建起科学完备、实在管用、衔接配套的国防动员法规制度体系,为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建设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记者:本次人代会上,我们也听到不少解放军代表提议完善边海防相关法规制度,看来国动部已经早有规划了。那么,国防和军队改革已经进入脖子以下的阶段,全国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也将面临重大调整改革。我们如何借助改革机遇,构建现代后备力量体系?

盛斌:构建现代后备力量体系应与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相适应,通过深化调整改革,基本实现力量结构由机械化战争条件下的传统作战力量为主向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新型保障力量为主转型,支援保障对象由陆军为主向诸军兵种全面覆盖转型,指导方式由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手段为主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措并举转型,建用模式由粗放向精确转型,按照规模适度、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可靠管用的要求,加强质量建设,构建以预备役部队为重点、基干民兵为骨干、普通民兵为基础的现代后备力量体系。

在民兵建设上,应适当压减普通民兵规模,增强建设效益。减少基干民兵数量、提高质量。应急力量贯彻“一队多用、一专多能”要求,采取市建营、县建连、乡镇建排、重点地区村建班的模式分级编建,形成编组相对独立、任务各有侧重、行动相互支援的民兵应急力量体系;专业力量应重点建设海上、边防、防空、工程抢修、防化救援、交通运输、保交护路、对口保障军兵种等专业队伍。在预备役部队建设上,应在基本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压减陆军、增加其他军种的预备役部队,发展新型、改建保障的预备役部队,实现由陆军为主向各军兵种协调发展转变,由作战类部队为主向支援保障类部队为主转变,由按地域编组向地域编组与依托行业编组相结合转变,走开与现役部队共同编组训练、遂行任务的新路子。陆军预备役部队得到精简,瘦身强体,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预备役部队长足发展。

记者:据了解,省军区系统长期以来担负军地沟通协调的使命,在未来,我们将如何发挥它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履行军民融合协调职能?

盛斌:大家知道,这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习主席赋予了省军区承担军民融合协调职能,这是一个战略性设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核心是发挥“五个核心作用”:一是在总体筹划上发挥参谋作用。二是在需求牵引上发挥统筹作用。三是在军地对接上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四是在机制构建上发挥平台支撑作用。五是在推进落实上发挥助力加速作用。注重挖掘和利用政策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经济资源,把动员准备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吸纳优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战斗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