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局】习近平今天的一番“狠话”,绝对值得琢磨
每年两会,领导人去哪个团组界别参加讨论,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原因,是其带有的风向标意味;领导人在这些场合的谈话,也透露出关注的问题点。
今天,习近平选择了辽宁团。稍一联想,便知其中的丰富意涵。岛叔今天想讲的,是习近平的一段插话——
“经济数据造假,不仅影响我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严重败坏党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败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此风不可长,必须坚决刹住!”
样本
一个半月以前,在辽宁省两会上,省长陈求发曾以罕见的坦诚,揭露出了辽宁统计数据造假的伤疤。当时他说,“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收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的确,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辽宁近年来统计的异常波动。
比如财政。2013-2015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整体稳定,均在14%左右。但同期的辽宁,三年的财政收入增速则是7.6%、-4.6%和-3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6年前11个月,辽宁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7.3%,是全国唯一一个负增长的省份。
最鲜明体现异常的是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辽宁这一数据同比增速是-27.8%,是全国唯一一个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的省份;2016年前11个月,则进一步下滑至-63.6%。
东北经济出现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在一个时期内出现动辄50%-60%的下滑,在统计学范围内,除非是出现战乱或者经济危机,否则就很难用经济模型、经济周期去解释。
所以,除了经济自身确实存在困难外,就只有一个可能:之前的经济数据不真实,存在大范围造假。
今天的团组会议上,辽宁省委书记李希举了两个两个例子,来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省内弄虚作假的恶劣风气:有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160万元,最后报成2900多万元。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
媒体的报道中也有类似例子。2013年,沈阳周边一个县,统计的财政收入是24亿元,审计署审计后“修改为”不到11亿元;岫岩满族自治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高出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
事实上,2014年,中央首轮巡视辽宁时就曾指出,“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据测算,一些辽宁的县区,过去经济数据至少有20%-30%的水分。用一位辽宁官员对媒体说的话讲,“不客气地说,在经济数据上,前一任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而且欠下了巨额债务,辽宁现在不是在平地起楼,而是在坑底爬坡。”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造假?
逻辑
统计造假,是一场博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风险小于收益,那么按照经济理性人的推论,造假就变成了一项“可以做的买卖”。
造假的收益是什么呢?显而易见,主要就是政绩的动力。理论上说,经济统计数据应当是为正确决策做参考的依据,也是外界参考和评价的标准;但在一段时间内,“唯GDP论英雄”的考核机制,则给了地方官员以追逐数据的动力。“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调侃,指向即在于此。
动力有了,那么外界的约束环境如何呢?很遗憾,并不健全。
比如在根源上还难以完全解决的地方干预统计的情况。不久前,《半月谈》曾做过一次调查报道,发现部分地方干部为了数据好看,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干扰统计工作,手段包括“下达”指标、“威逼利诱企业配合造假”等。但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你不听,人家就换掉你,更别想升迁调动了”——在地方统计部门人、财、物均归各级地方政府管理,国家统计局只是进行业务指导的背景下,干扰就是难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