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7全国两会 > 更多新闻 > 正文

以“工匠精神”铸就“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新辉煌(3)

2017-03-02 11:30:31  中国西藏网    参与评论()人

以心换心,以爱博爱。

来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首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教师王文成今年55岁,他现在每天坚持健步走,他说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在西藏生活好、服务好。

天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祖凤国现任拉萨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他与妻子驾驶私家车几千公里到达拉萨,就是想为西藏,为他们的第二个“家”做点什么。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奉献。

问题导向:以外力促内力形成合力成果初显

胸中有丘壑,吐纳百万兵。

推进“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全面提升西藏教育的清晰蓝图已经绘就。

据毛力提司长介绍,按照“合理、可实现、可持续”的原则,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援藏省市学校每年选派800名左右教师(包括专任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每10-50名教师组成1个团队集中对口支援1所中小学,“十三五”期间共计援助西藏20所中小学。同时,每年从西藏幼儿园、中小学校、中职学校选派骨干教师、校长(园长)和学校管理干部400人,到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学校和对口援藏省市学校集中培训。

如今,2016年“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选派和培训的既定“小目标”已经实现。2016年4月份,88名教育管理人员先期入藏,进行调研和摸清情况,做好专任教师入藏工作;9月份秋季学期开学,799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位到岗,410名西藏教师出藏赴内地跟岗培训。

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重点加强以数理化学科为主的内地教师进藏支教的指示,“组团式”教育援藏从方案制定开始,就把加强数理化学科的内地教师进藏支教作为选派的重点。“在2016年已经选派的799名教师中,理科专任教师占比达68%,在未来的选派中,教育部将指导对口支援省市和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继续提高理科教师比例,”毛力提司长介绍道。

注入新鲜的血液,激活“造血”功能,西藏教育更加焕发生机和活力。

教育管理人员把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受援学校,帮助受援学校初步研究制定了发展定位和思路,帮助完善管理制度。专任教师与当地教师“结对子”,协调与内地学校建立“手拉手”帮扶关系,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关系。不少学校还通过网络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真正实现了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两翼齐飞”。

面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取得的成效,毛力提司长说,“教育是个慢活儿,我们一定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下一步,我们一定要再加强调研,走到学校和老师们中去,走到学生中去,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这是我们的一项任务,既然做了,就要按照要求把它完成好。”

立德树人,正是需要各方都有这样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需要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满怀一颗“匠心”,以“工匠精神”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

不负重托,不负期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所以,你来了!”

“所以,你们来了!”

你们跨越万里,不辍躬耕,

所以西藏教育发展蹄疾步稳;

你们春风化雨,桃李竞艳,

所以西藏教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于是,你们坚守在“老西藏”战斗过的地方,

于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责任编辑:任冲 CN06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