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代表委员把脉“中国制造”:圆珠笔未实现国产(2)

2016-03-07 09:36:38  新文化网    参与评论()人

创新活动绝不仅仅是企业、产业或科技界自己的活动,而是涉及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如果从产业逻辑看,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而金融、教育、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体制机制约束,效率和国际竞争力都亟待提升。

C外部市场挤压生存空间

除了中国制造内在的创新能力不足之外,来自外部市场的“堵截”也在压缩着中国制造的生存空间。

首先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以美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美传统工业强国在反思“制造业空心化”,同时在推进“再工业化”的战略。比如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法国提出了新工业34项计划。

另一方面东盟、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更低廉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取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接受新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是要控制高端制造业;而以东盟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人力成本低,将占据制造业的中低端,“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确实面临着两面夹击、双重挤压。”

“中国制造”·支招应对

结合自身特点落实中国制造2025

在竞争中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这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接受新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不加入竞争永远发展不起来,“与狼共舞”可以在竞争中间形成自己的相对优势。通过竞争,总结经验,还是有可能进入一个升级的轨道的。“我们的企业现在确实创新能力差一些,但可以在竞争中培养。”贾康说。

迈向中高端,低端也要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前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梅兴保则表示,中国的制造业要迈向高端,迈向新水平,比如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高端产业,这些才是突围的方向。

李毅中则表示,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促进我们要迈向中高端,争取在中高端制造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低端产品不是说要消除,而是通过技术进步,提升档次,满足消费者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日益增长的需求。”“老的传统产业要通过改造、优化、升级,使其恢复动力。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要加快发展,增加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现在的比重很小,仅占10%。”李毅中说。

企业怎么办,不能照抄

对于去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李毅中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实施步骤,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关键是怎么落实。

“纸面上的中国制造2025要变成行业的、变成地方的,甚至变成企业自己的2025。工信部正在抓‘1+X’,‘1’是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后边就要加上‘X’,加上‘N’,而且是不同层面‘X’和‘N’。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里边到底怎么办,这不是去照抄,而是结合自己的特点去发展。国家层面也是如此,中国制造国家层面有国家层面的短板、行业有行业的短板、企业有企业的短板。就是在一个成套的指标当中去比较,到底有哪些地方不足,今后5年努力赶上,是眼前我们要做的。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才能够有效果。”李毅中说。

新文化特派北京记者 袁静伟 文/图延伸

政府工作报告给支的招—

“工匠精神”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国制造”支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认为,“工匠精神”要求在产品的个性化、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要人无我有,而非千篇一律;要追求质量,而非粗制滥造。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委员认为,如果每个企业的每个专业人士都专注于自己的岗位发挥聪明才智,我相信,中国的制造、智慧、质量应该会成为中国的名片,受到大家尊重。树立“工匠精神”,将带动我们的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责任编辑:赵逸 CN039)

排行榜